脊柱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撬动产业的支点是特斯拉还是充电站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在哪里如何治疗

撬动产业的支点是特斯拉还是充电站?


【大比特导读】回头来打量如今中国的特斯拉热潮,不禁让人充满忧虑:为什么这么多人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分不清欣赏和追捧的区别?这么多年来屡屡发生的事情是,某个点缀着高科技光芒的事物,不加分析的被舆论吹捧,于是迅速演变成全民关注,全民狂欢,最后就是全民复制。


今年4月,中国互联端和大众媒体最关注的明星人物只有一个:埃隆马斯克。


这位40出头的年轻富豪、纯电动汽车特斯拉创始人在中国开始了他的首秀。他接受了央视的对话栏目的采访,与杨元庆、周鸿祎等国内科技大佬进行一场极客对话,又密集接受了央视、财新胡舒立的专访,参加了芭莎的时尚极客之夜,然后又高调地公开向中国首批科技富豪车主交车在媒体聚焦下,马斯克俨然成了清洁能源、互联和宇宙科技三位一体的明星大神,掀起了一股马斯克旋风。


就连疲软的股市里但凡和特斯拉沾点边的概念股,比如提供移动络支持的中国联通,也跟着火爆上涨。一时间无论是朋友圈,还是极客群,如果不谈论一下特斯拉,不知道马斯克,似乎马上就会被这个炫酷的世界隔离。


我是具有创新精神、疯狂的工程师。我只是想改变世界,让人们生活的更美好,身高2米的物理学生马斯克心比天高,要造自动驾驶汽车,要造高铁,要送人去火星定居。无论是对于一直保守沉闷的传统产业,还是对于躁动着不断拉扯眼球的互联界而言,特斯拉和马斯克身上的跨界和神秘气息正好契合人们的需要:充分的创新题材。


但是在地球的另一端,以严谨的工程师精神和高端的汽车产业著称的德国却对这位自诩注重细节的工程师明星不太感冒。曾有一家媒体不无讽刺的评论过马斯克的另一个疯狂计划:


一直想要个女儿的马斯克一家试过了各种高科技精子选择计划,甚至包括试管婴儿,但最终的结果是不到40岁就有了5个儿子。一心想与天斗的科技潮人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技术无法胜过自然。


特斯拉真的会独霸电动汽车产业吗?


一方面无数传统产业大佬居高临下的断言特斯拉撑不了5年,另一方面故作谦虚地CEO马斯克也承认特斯拉很可能会失败,只希望电动汽车产业能取得成功。而与那些傲慢且迟钝的大公司不同,夹杂在中间地带、一心想改变能源垄断格局的新能源从业人士一直抱着艳羡和学习的复杂心态观看着特斯拉所做的一切,所有人都想知道:特斯拉的神奇之处在哪里,改变世界的那个可以撬动地球的支点在哪里?


在充电站!


很多中国汽车企业的老总在谈到特斯拉的时候总会不屑的说,我们分分钟就可造出特斯拉,他们技术上远不如我们


这并非是没有理由的过度自信,仅从车辆技术而言,特斯拉离称霸世界还非常遥远。但傲慢确实容易伴随偏见,这恰恰说明马斯克改造世界计划的威力正在被汽车公司们低估:特斯拉冲击传统产业和对常态商业模式的叩关之术,其实不在电动车本身,而在于那个雄心勃勃的充电站Supercharger计划。


很多人都以为从传统汽车到电动汽车的变革,不过是燃料的更换而已,这种谬误是因为对电的特性认识太轻。如果未来人类真的把烧油的汽车都变成了电动车,历史一定会告诉我们,这不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更是生活方式的转变,甚至是整个人类工业文化的大跃进。


电,作为一种二次能源,其区别于油、媒、气这些一次能源的地方很多:它有稳态和暂态的形式,它看不见摸不着,它需要从其他能源转化,它的价格可以24小时不断动态,它可以不断往复流动,它可以充放自如,还有更疯狂的,它可以离开地球。


如果有一天,我们在月球和火星发现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无须意外。


根据特斯拉的站显示,如今特斯拉在北美和欧洲共有正好100个超级充电站,宣称能免费提供车主在半小时内充好一半电量,可保证续航约270公里。到2015年,特斯拉就可覆盖美国近98%的区域,多位于高速公路附近的购物中心和咖啡餐厅附近。而在中国,虽然还没有明确的整体计划,但伴随着马斯克的中国行上海金桥的超级充电站已经交付,而马斯克也明确表示在中国的充电站以后将使用太阳能并将沿着京沪线完成配置。


且不去评论这样的蓝图技术上是否可行,单从这简单的计划中,透过分析,已可让我们知道这位颠覆狂想者所图之大。


多元商业融合模式


充电站与传统加油站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电动车充电需要更多的时间。与5分钟内加好50升油付钱走人不同,汽车充电站至少需要半小时甚至更多。而这半小时甚至数小时之内,你让驾车者们做什么?特斯拉给出的方案非常直观,吃饭,购物,喝咖啡,但这其实只是冰山一角。


今年3月底在柏林召开的电动汽车开放论坛上,传说中保守的德国人却利用自己系统性研究的科研创新优势提出了无数种商业可能:手机购物充电站取货,物流快递寄存充电站,健身锻炼自发电,停车保养免费,约会速配,学术交流,商务会议等等不一而足,甚至有人根据不同的充电时间进行了可开放的商业模式分析-随着商业模式的开发和充电方式的多样化,也许充电时间未必一定要追求更短,而是更动态灵活更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和节奏。


所以当我们看到特斯拉交车仪式上屡屡出现的各路互联数码英雄的时候就应该可以预见到,迟早有一天,京东的快递员们会摇身一变在充电站帮你把买好的大米鸡蛋搬上车,而特斯拉车主们也会相约好定期参加在充电站举办的1小时联想IT培训课程所有这些,正是充电站带给人类的冲击之一:多元商业融合模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