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苦,
给正在奋战的——
但请你足够坚持!
育才高三、初三学子
写
在
前
面
同学们,学习苦不苦?是的,学习很苦。你们起早贪黑,刷题锻炼,甚至我还看到有的同学废寝忘食,连上操场都带着书,的确让人感动。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学习实苦,但请你足够坚持。
我们先走近一个人。
他叫魏祥,19岁,甘肃定西人。因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出生后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更不幸的是7岁时,下岗多年的爸爸又身患不治之症,医治无效于年去世。
在悲痛欲绝的日子里,母亲省吃俭用,除供他上学之外,她将少得可怜的工资积攒下来为他治病。年6月,母亲再次背着他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车,为他实施第三次手术治疗。可是3次手术都未能改善他的身体状况,且随着年龄增长残疾日趋严重。
从小学到高中,12年里是他妈妈风雨无阻背他上学;12年里,魏祥身残志坚,竭尽全力,刻苦求学,今年以的高考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如果我们学习苦,那么跟魏祥相比,那我们简直是在天堂。
看看原直属中学,哪个学校的学生不辛苦?人尽皆知的衡水中学的学生不苦吗?我们的近邻韩国中学生每天学习13个小时。
我们经常都听到这样的言论,说中国学生太苦了,尤其是中国的中学生。总觉得外国的学生都很轻松,其实并非这样。
这是美国怀俄明州的中学作息时间表。美国多数学校在7:45到下午3点之间共有7节课和40分钟左右的午餐时间,而每节课之间只有5分钟的间隔,每节课的教室不同,所以几乎大家都是小跑着赶下一节课。
可能很多同学觉得他们真好,下午那么早就放学了。事实上,放学后他们还要参加很多社团活动,如乐队排练、戏剧社、游泳课、橄榄球比赛等,晚上回家还有作业,周末作业都也不少。而且周末经常有活动,如乐队比赛、橄榄球比赛。有比赛的星期日晚上也经常做作业要做到很晚。
如果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3点后中国学生还在刷题,而美国学生在提升综合能力。
哈佛大学华裔丘成桐教授说:我们总是说,中国的孩子为了高考受了多少苦,其实,在美国一些著名的中学里,中学的学习同样是很苦的。我的孩子上中学的时候,也经常学到半夜。
看来学习苦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而非中国独有。前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曾说:“学习是一项艰苦的事情,唯一的区别在于,有的从中找到了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几年前,我在商场看到一幕:一家三口买衣服,突然上中学的儿子提出要去看周杰伦的演唱会。门票元。家长问:“能不能不去?”儿子态度很坚决。父母就勉强同意了。后来儿子先离开,父母买了一件衣服,临走时,小孩母亲说,听说赠品是一把伞。服务员说现在没有了。然后这对父母就和服务员为这把伞争论了半天。
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我想,一把伞就10元左右,而那张门票可以买40把伞了啊!这就是我们的父母,他们想给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们不要感觉到来自生活的压力,有苦独自咽下,有悲暗自啜泣。
我们有时和别人攀比,甚至有时还会在心里埋怨父母,怎么不是富豪,怎么不是明星。
同学们,如果你不是富二代,又艳羡富二代,那你就刻苦学习,努力争取成为富二代他爹他妈。如果你是富二代,你也要努力,否则你很可能成为败二代。
一提到学习,很多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觉得读书无用,因为我们身边或者社会上总有些人没有读书,或者读书时成绩很差,照样有出息。他们把小概率事件当成了大概率事件,总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幸运儿。长大后才发现,那样的“白丁英雄”往往只有少数。
有一段父子之间经典的对话,告诉了我们努力读书和不读书的大不同。
儿子刚上学不久就问当农民的父亲,人为什么要读书。父亲说,一棵小树长一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者当柴烧。10年的树可以做檩条。20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梁,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
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上干不了别的。
如果小学毕业,在农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术种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筑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当个小商小贩,小学的知识够用了;如果初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一些机械的操作了;如果高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很多机械的修理了;如果大学毕业,他就可以设计高楼大厦了。
“知道了吗?”儿子说知道了。
爸爸又问:放羊、种地、当保安,丢人不丢人?儿子说丢人。
爸爸说:儿子,不丢人。他们不偷不抢,干活赚钱,养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点也不丢人。
不是说不上学,或上学少就没用。就像一年的小树一样,有用,但用处不如大树多。不读书或者读书少也有用,但对社会的贡献少,他们赚的钱就少。读书多,花的钱也多,用的时间也多,但是贡献大,赚的钱也多,地位也更高。
孩子,对于普通人来说,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却是最好的出路。
我们不要以为只有一般家庭觉得学习重要,哪些富豪、精英家庭更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他们的子女很多酷爱学习。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女儿切尔西获牛津大学博士学位,李嘉诚长子李泽钜美国斯坦福大学硕士毕业。下面我们来看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大女儿伊万卡,集美貌、智慧、财富于一身,却没有被美貌财富腐蚀,是个学霸。她在乔治城大学读了两年后,踏着老爸足迹到名校沃顿商学院读经济学本科,毕业成绩是全优。
有一次我布置学生读《泰戈尔传》。其中一个同学有感于泰戈尔出生名门望族,读书依然用功,他的一句话印象很深:“穷二代”是学霸不可怕,可怕的是富二代还是学霸。
同学们,不是知识无用,是你无知。不是读书无用,是你无用。
其实,我们很多同学都曾痛下决心,要刻苦学习,超越自己,但往往三分钟热情,半途而废,时常憎恶自己的不争气,坚持最多的事情就是坚持不下去。为什么不能很好地坚持呢?
因为很多同学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目标有多重要呢?好比旅行而不知道目的地,赛跑而不知道终点。
哈佛大学曾经进行了一个关于人生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他们在一群智力、年龄、学历、环境等客观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中调查发现:
25年前后对比
25年前
25年后
3%有清晰而长远目标的人
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有清晰短期目标的人
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目标模糊的人
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事业平平
27%根本没有目标的人
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和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除去先天的社会背景差别,也许人与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是否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有了清晰而长远的目标就一定会成功吗?肯定不是,我们要把目标细化,要化整为零,要有阶段性目标,不断实现一个个小目标、短期目标,从而实现大目标。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目标倒推法”: 即从目标出发,反向推演,分析要达到设定的目标,现有条件的瓶颈和制约在哪里,然后缺什么,想办法补什么。
著名主持人*谈自己的高三生活时说:高三的生活在他生命历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转折。在进入高三之前他在班上排名是倒数,在那个时候想考大学是不可能的事情,他说:“我就像参加一场足球比赛,上半场0∶3落后,在下半场,我完成了逆转。”高考的时候成为了他们班的第八名,考进了北京广播学院(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那么,这一年发生了什么?”
他列了一个详细的计划,把所有的书钉在一起,然后计算他们总的页数是多少,全部算完之后,计算了一下到高考那天还有多少天,接下来计算他要看完多少遍,那么就很清楚地知道了每天他要看每个学科的页数。从那一天开始,他每天严格地按照他的计划在进行。
*明确目标之后又制定详细计划,并明确每天的任务的做法就是目标倒推法。
同学们,不管你有什么样的梦想,你不妨倒推一下,你就会明白你现在该做什么,然后才能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退一步讲,即使你现在没有明确清晰的长远目标,但你也得有具体的短期目标。在我看来,我们的短期目标就是中考考出好成绩,争取考上我们学校的高中。
有长远的人生目标,我们就会不断用理想来鼓舞自己,不断自律。
《少有人走的路》里有这样一句话:“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
音乐人高晓松曾在微博上写道:
每次打开跑步机决心锻炼减肥,就觉得应该先弹会儿琴;打开琴,又觉得光弹琴不写歌曲浪费,于是打开电脑;打开电脑,然后上网乱看个把小时,脑子被搅乱;无心思写作,便上楼吃饭;吃完饭觉得脑袋缺血,必须睡一觉;临睡前安慰自己:虽然吃完了睡觉就会长肉,但是睡醒了,再去跑步机上锻炼减肥。
高小松所描述的状态是不是我们都曾有过?或者说我们正在经历。对于我们来说,自律就是要管理好自己,抵制各种诱惑。中学生常见诱惑有:手机、网络、游戏、电视、杂书(惊悚玄幻小说等)、娱乐、异性、社交(各种群)等。
如果把诱惑力排序,谁排第一?手机,手机携带方便,上课、下课、吃饭、做作业、睡觉可以玩,甚至走路都可以玩,其他诱惑基本都可以通过手机来实现。所以网上有一篇文章叫《如果你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学校要求你们上学就交手机,那是因为我们不想毁灭你们啊!
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你止步不前,但有人却在拼命赶路。也许当你站立的时候,他还在你的后面奋力追赶,可是当你再一回望时,已看不到他的身影了,因为,他已经跑到你的前面了,需要你来追赶他了。所以,你不能停步,你要不断向前,不断超越。成功与安逸是不可兼得的,选择了其一,就必定放弃另一个。我们千万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
龙应台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是啊,如果你优秀,你便拥有了大把的选择机会,否则你只能被迫谋生。读书虽然不一定能带给我们更多的财富,但它一定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机会!
就让我们在哈佛大学的训言中结束我们的讲话:
哈佛校训摘选
1.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2.现在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
3.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4.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
5.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6.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同学们,学习实苦,但请你足够坚持;学习虽苦,但不学的人生更苦。既然学习无法回避,那就让我们享受这无法回避的痛苦,为我们的人生燃烧一次,拼搏一次!
(撰文/张述川)
cqyczxwx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
在这里/文字会说话/思想能开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