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冻疮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95986.html你的腰椎间盘还好吗?
有数据显示,我国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病率高达18%,而且在不断增加。从前患者多为30~60岁的中老年人,但目前20~40岁的患者占到了64%以上。
1、什么是椎间盘突出
髓核:由极具黏弹性及柔韧的多糖体和水分组成,所以可以吸震,减少脊椎间的压力。
纤维环:由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交织而成,按同心圆排列的致密组织,具有韧性,可以保护髓核并限制髓核向周围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尤其是髓核,存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马尾等遭受化学刺激或物理性压迫,并表现出来腰腿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纤维环最强韧的地方是前方,而最薄弱的环节是在侧方,而这里正好是神经根通过的地方,所以腰椎间盘突出一旦压迫到坐骨神经,就会导致腿痛腿麻。
髓核跟人体的血液循环和免疫系统处于隔绝状态,阴阳物质仅能从上下软骨终板渗进来。
所以椎间盘很容易老化,也很难修复。
而髓核一旦突破纤维环的破口,与人体免疫系统接触,就会让免疫系统如临大敌,以为是异物入侵,可能触发剧烈的化学反应。这些炎性化学物质的刺激,会使神经根损伤肿胀。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椎间盘突出并不大,但是腿痛腿麻却非常严重的原因。
2、椎间盘突出分类
1.Annular:纤维环在髓核的压迫下产生形变,往后压迫脊神经。
2.Nuclear:髓核受前侧压力而往后跑,压迫到脊神经。
3.Mixed:综合型,除了跑出去的髓核压迫到脊神经,还有碎裂的纤维环压迫到脊神经。
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素
1.腰椎间盘的退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的根本原因。
2.久坐“不动”
比起久坐,其实不动的危害明显更大,在当今社会,很多人是无法避免久坐的,但是持续地保持一个姿势不动,才是腰部疲劳的最大原因。
3.不良的坐姿
椎间盘前侧长时间受压,使髓核往后突出。不良的坐姿长期下来,会使脊椎活动度变差,也会使得一侧肌肉缩短,比如说:腰大肌,会使的我们的症状更为严重。
4.频繁的弯腰动作
增加前侧受到压力的机会,使髓核往后突出。
5.缺少脊椎往后做伸展的动作
往后伸展可以把在留在后面的髓核挤回来,减少髓核突出的机会。
6.肥胖
特别是腰部肥胖者容易增加腰椎负担,腹部与下背肌肉也容易有较无力的情形,增加椎间盘突出的危险性。
7.外伤
身体的腰椎间盘因为没有血液供应,受到伤害自行修复的能力很差。故而暴力性外伤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青少年患者椎间盘突出多有外伤史。
8.腰骶椎的先天异常
部分人存在先天性的骶椎腰化或腰椎骶化,其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的概率会较大,先天性脊柱侧弯的人,因为腰骶椎受力不平衡,也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9.怀孕
孕期女性体内雌、孕激素水平会发生改变,导致保护椎间盘的后纵韧带松弛,其次怀胎十月相当于每时每刻都负重,对腰椎的压力比较大,最后是哺乳期时喂奶姿势不正确。
10.遗传因素(家族腰突症病史)。
11.先天异常
4、什么样的人容易得腰椎间盘突出症?
(1)职业: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见于各行各业,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无明显差别?重体力劳动者比轻体力劳动者容易得,纯脑力劳动者比轻体力、脑体力混合型的劳动者高;
(2)年龄:本病一般发生在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比女性要多些;
(3)体型:一般过于肥胖的或过于瘦弱的人易致腰椎间盘突出症;
(4)工作环境:寒冷潮湿的工作、生活环境易导致腰椎间盘出症;
(5)遗传:家族中有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发病率比家族中没有疾病的人发病率高几倍;
(6)发育:有发育异常的患者,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骶椎裂、椎弓崩解等,都会影响到腰椎的正常功能,给腰部肌群增加额外的负荷,易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7)身体素质: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有的平时身体素质比较好,在这些患者中很少有人同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常见病?
5、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症状?
(1)腰痛。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有数周或数月的腰痛史,或有反复腰痛的发作史。
(2)下肢放射痛(腿痛)。从腰部或臀部开始放射到小腿或足跟,俗称坐骨神经痛。
(3)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路程后出现下肢疼痛,无力,弯腰或蹲下休息后症状可缓解,再行走症状又复出现。
(4)感觉麻木。部分患者常出现肢体的麻木感,也是因为神经受压所致。
(5)严重的会发生下肢肌肉萎缩、瘫痪,大小便失禁。
6、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
1、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一直被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尤其是在急性疼痛期,其目的是减少椎间盘在垂直方向上的压力。
但长期的卧床会导致腰背肌萎缩,所以对疼痛严重需卧床休息的患者,应尽量缩短卧床时间,且在症状缓解后鼓励其尽早恢复适度的正常活动。关于腰突症患者的正确睡姿,可戳文了解→腰椎间盘突出,正确睡姿+睡觉腿下垫1物,病能好一半!
2、药物治疗
神经营养类:维生素B12,就是大家可以在药店里看到的弥可葆、甲钴胺等药物。它不仅可以营养神经,还可以减少受损神经的异常放电,间接地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消炎止痛类:就是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如西乐葆、乐松片等药物。腰突引起的疼痛症状与神经的炎性反应关系密切,这类药物的应用不仅可以止痛,同时还可以控制神经周围的无菌性炎症。但这类药物普遍对胃的刺激较大,所以患有胃病的患者应遵医嘱谨慎使用。戳文了解→这药,颈肩腰腿疼最常用,却被误解最深
活血化瘀药:市场上有很多中成药(中草药制品),这类药物对改善神经和局部组织血运、消除局部的炎症具有一定的作用,可酌情使用。
其他:对于疼痛严重,但神经损伤较轻的患者,还可以静脉应用脱水药、激素治疗3-5天,比如20%甘露醇、地塞米松,这些药物可以缓解神经根的炎性水肿,消除疼痛;抗抑郁药对慢性腰背痛和坐骨神经痛有一定疗效。
3、腰背肌的锻炼
强大的腰背肌可以增加腰椎的稳定性、平衡性和协调性,肌肉就不易发生劳损,也就不易出现腰痛的症状。普通体育运动无法有效防治腰椎间盘突出,而应选择以提高核心肌力及腰椎稳定性为主的特殊锻炼法。
温馨提示:此锻炼因人而异,不可盲从,切忌急功近利。
4、硬膜外注射
硬膜外类固醇激素注射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对根性症状明显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短期内可改善症状,但长期作用并不显著。
5、腰椎牵引
腰椎牵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手段,但目前牵引治疗对缓解腰背痛和坐骨神经痛的价值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牵引治疗应在康复科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大重量长时间牵引。
6、手法治疗
手法治疗可改善腰背部疼痛和功能状态。对没有手术指征的轻中度腰骶神经痛患者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的根性症状,但应注意手法治疗有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
7、其他
热敷、针灸、按摩、中药等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均有一定的效果,但相关文献随访时间较短,且实验设计有局限。
7、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
对于腰突患者,我们既反对盲目手术,也反对盲目保守治疗。每一位保守治疗的患者,都应该了解手术指征,一方面可避免因盲目保守治疗导致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可避免因无知而过度治疗。
手术指征包括:
1、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超过6~12周,经系统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过程中症状加重或反复发作;
2、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剧烈,或患者处于强迫体位,影响工作或生活;
3、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单根神经麻痹或马尾神经麻痹,表现为肌肉瘫痪或出现直肠、膀胱症状。
与非手术治疗相比,手术治疗通常能更快及更大程度地改善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式包括开放性手术、微创手术、腰椎融合术、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具体选择哪种手术方式,脊柱外科医生会结合您的病情给出适合的手术方案。
8、腰椎间盘突出的预防
(1)日常生活中拖地、扫地或者用吸尘器吸地等劳动要小心,尽量保持身体直立?
(2)从地上捡东西时,最好保持腰部以上身体直立的姿势先蹲下,而不要直接大幅度弯腰去捡。
(3)从高处拿东西时,严禁身体向后仰,要保持直立。
(4)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避免过度劳累,工作一段时间后稍作运动。
(5)一种锻炼腰椎的简单方法:坐在椅子上,双手交叉抱颈,向前挺腹,向后仰头,坚持2~3分钟然后放松,工作间隙,重复做以上动作三五次,对颈椎、腰椎都有很好的拉伸作用。
—The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