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成达一班ldquo西游记rdq [复制链接]

1#

陕甘行

成达一班“西游记”

第四天:*帝陵

1

2

3

4

5

6

今天上午,我们来到了位于延安*陵县的*帝陵,这里是中华民族祖先*帝的陵寝之地,也是拥有八万多棵古柏的幽静树林。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步入诚心亭,在碑亭中欣赏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到此祭祖的题词,观览了汉代为纪念*帝而建造的*帝大脚印,接着便拾级而上,观望清明公祭轩辕*帝典礼的举办地。整个建筑呈方形,而顶部有圆形开口,象征着天圆地方的古代印象,石像上的*帝昂首挺胸,两脚向前,双手前伸,面容严肃,好似在指路,带领着中华民族走向进步。*帝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站在平台上,青山环绕,清风徐来,仰望*帝像,回想那远古的历史与源远流长的文明,心中思绪万千。

随后乘坐电瓶车观光,并登至山腰,《史记》记载:“*帝崩,葬桥山。”我们在此三鞠躬祭祖、祈福,登上仙台山,寻找“龙脉”的发源地。真有几分寻根、归家的感觉。

午饭后开往西安,穿越山区,也在城市中行驶;走过风雨交加,也沐浴在暖阳下,忽然想起毕业季常听到的“历尽千帆”之语,这就是属于我们的旅程!

下午有两个小组分别就陕历博和秦朝历史人物同大家做了分享,同学们收获颇多。

晚餐我们来到了西安永兴坊,这里曾是唐臣魏征的府邸,后被改造为陕西小吃街。串串香、杨梅冻、肉夹馍、空心挂面、牛杂、粉皮等风味小吃琳琅满目,同学们大饱口福。老师们也开动了,夏老师请全班吃陕西麻花,令大家“感激不尽”,还尝试了祈福活动“摔碗酒”,摔碗响声清脆无比。非常开心的一天,愿大家一切心愿都能实现,永远把这份快乐延续下去。

第五天:西安

年7月9日(很热很晒的一天)

今日行程:(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临潼)兵马俑?(临潼)舞剧《长恨歌》

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家一般称陕历博,是第一座国家级现代化的大型博物馆。它藏有18件国宝级文物,并设有3个常设展厅。

我们来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先听了一个小时的讲座。某些同学昏昏欲睡??,但也有同学(如王佳禾、杨灿等)在认真地做笔记、全神贯注地听讲,收获颇丰。

在接下来一小时自由活动的时间里,同学们参观了三个展厅,亲眼见到了讲座中重点讲解的文物,拍摄了珍贵文物的照片。也有的同学一路听着芦导言简意赅的讲解串完了3个展厅中的重要文物。

总结: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个很宝藏的地方,其内容丰富、展示形式多样。讲解员和芦导精而简的讲解让很多同学积累了历史知识,对其中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次没参观尽兴的同学表示希望有机会下次还来。

午餐后我们来到了期盼已久的兵马俑。一出大巴,扑面而来的暑气让民怨沸腾,但同学们大概以为这折磨马上就要结束了,实则不然。而人多拥挤又不允许我们做些事来消遣。于是同学们便在周身的闷热之中放空了大脑,几人挤着一把阳伞随着人流慢腾腾地向前挪动。遇到喷水雾降温的机器,更是争先恐后一拥而上,聪明的同学(岳岚珊)还用伞作为引流器为伞下的一众同学带来了清凉…

进兵马俑坑后虽然仍很热,但多数人也可以专注地听讲解员姐姐的介绍,去了解这些神秘的时空远方的信使。(哦对了芦导刚向我们炫耀说西安现在都不敢随便修建建筑、挖地基等因为一挖就挖出来文物。。。)通过观察和听讲解,很多同学都感受到了文物修复师的不易,毕竟,这些稀世珍宝、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在刚出土的时候竟是些碎片——据传是项羽进攻至此时曾在这里放火,他们才成了这样。正是经过了修复师们“敷面膜”、拼接碎片等抢救,它们才得以以现在的面貌展现在我们眼前。尽管它们身上的色彩多已斑驳、脱落,但我们仍能通过他们的身份和姿态大致构想出他们刚被放进俑坑的样子——自然,一定无比光鲜。

最后一站是观看《长恨歌》,严斯媛已经盼望了很久的舞台剧。“华清宫”布景十分典雅,舞美设计也别出心裁,一看便是用尽了心思。不远处的水面上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倒真有了几分江南的韵味。女主角将杨玉环那无尽的柔情和婀娜的体态演的惟妙惟肖,一举一动都透出雍容华贵的气质。但与之相反,仙境的飞鸟却个个都显得有些笨拙,有违天宫的意境,遭到同学们一致的笑话。

下面请欣赏严斯媛的观后感:)

“总体来说,震撼和惊喜是有的,缺点和遗憾也是有的,单从这是针对游客而非舞剧爱好者而做出的演出这方面来看是很合格的。

舞美很优秀,剧情就是长恨歌的剧情,仔细看会发现它详略的分配和长恨歌都是一样的。编舞不够好,它借了舞美的光,很多都只是大场面,巧妙的设计和高难度的编舞几乎是没有的,这要是在普通的剧院舞台演出,效果能削减一半。话又说回来,一场演出是各方共同完成的,我这种“假设”本身就不会存在,单独拎出来一个部分来对整体进行评价绝对是不全面的,只要大部分观众都享受到了,那它就是好作品。

杨玉环入宫,一声鼓响,震撼从听觉出发,在视觉上回响。盛唐的皇宫浩大宏伟,说真的这一幕算是看完之后马上能回忆起来的少有的画面。文化自信,就是在这种瞬间感叹一下,这是我们的盛唐。

我真的太喜欢少数民族的舞蹈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舞蹈总是这么大气,肩膀张开,胸膛朝天。但是他们并没有跳出我想要的感觉,有兴趣可以去搜搜哈尼克孜在国风美少年上跳的“敦煌舞”,可以放大我现在的感受。长恨歌里的胡旋舞缺少灵*,摆了很多经典的姿势让观众来辨认,但是胡舞的畅快豪放就少了一点。女生的齐舞一点都不齐,乱的很。安禄山的独舞很好,但好的部分却与民族舞无关——那是平常的舞蹈的技术技巧。

《长恨歌》的舞美是最惊艳我的部分。山上的星空、山顶的亭子、水池里喷出的火焰、斜冲而下的烟花、喷泉上的投影……这些是上天的馈赠,是其他剧院羡慕不来的先天条件,是《长恨歌》与其他剧比起来最大的优势。

它的结尾似乎是我国经典爱情故事的一个传统,像梁祝一样强行团圆,从现代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悲剧结尾好像更合理,但这是白居易的事,是古代人的审美,我就不做评价了。

最后我要说一下,票价才三百,这么多演员真的好的硬件,和现在剧场里上演的一些剧比较一下,绝对值得。”

研学感受分享

一直一直向前走

赵皓冰

第一次跟随学校外出研学,一切的一切都是崭新的。壮观的古建、质朴的文物散发着古老的气息;宽广的道路、绚烂的夜灯绽放着时尚的风采。浓郁的绿荫为我们撑起太阳伞,清凉的微风吹走夏日的炎热,轻巧的细雨洗刷心中的烦躁。

研学路上的景点中,壶口瀑布始终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于是,天下奇观*河壶口瀑布出现了。由远及近,最先看见的是聚团升空的白色雾气。近看,宽阔的、昏*的河面瞬间集聚在一点上,宽不过四五十米,落差近二十米,汹涌的激流猛地砸下去!溅起的几十米高的浪花,冲天而起,真可谓“浊浪排空”。那震耳欲聋的天籁之音,数里可闻。脱缰怒吼的水声,张牙舞爪的浪花,冲天而起的水雾,翻搅不息的白沫。九曲十八弯的*河,伟大的母亲河,骄傲的民族*。

以小时计数的漫长车程,多亏抬眼可见的沿路风景伴我消磨时光。未曾想到,干燥的陕西也有江南的风光。从延安回陕西的路上,经过了一片广阔的水域。一座绿树成荫的“半岛”座落在碧蓝的湖面。这是一块具有水乡特色的陕北土地,浓绿的树丛中层层*土清晰可见,深邃的窑洞中仿佛望见几点灯光。

进入城区,除去建筑的新颖,令我感触最深的却是红绿灯。确切地说是过路口。坐在大巴车第一排,我惊奇地发现每个斑马线前都写着“车让人”或类似的短语。而迄今为止,我们的司机师傅从来没有对行人按过喇叭??,并在看到行人过马路时,不管距离多远,也提前停在白线前。不仅我们的司机这样做,其他车辆也纷纷提前刹车,为行人让路。不得不说,西安很好地践行了礼让行人的美德。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莫非是入住酒店啦。一进房间门,室友就瘫倒在了床上。我则冲进厕所,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洗漱。最有趣的事情永远发生在酒店里。第一天早上,我被刺眼的阳光“叫”醒,才发现我们忘了拉厚窗帘,只拉上了纱帘。早上吃完饭,我和是室友手忙脚乱地收拾好行李,开始了漫长的等电梯时光。看着秒针“嘀嗒”“嘀嗒”地不停走动,我们的心也渐渐揪紧。“到时间了!”同伴焦急地说。“要不把行李搬下去吧。”我无奈地说。于是18层楼梯就这么被我们拎着箱子丈量。不管胳膊多么酸痛,双腿多么颤抖;不管汗水??湿透衣襟,脸颊通红发热,我们一直坚持向前走。没有困难,我们也要创造困难,一直一直向前走!遇到困难,我们就要解决困难,依然一直一直向前走。[嘿哈][嘿哈]

同样“瑞思拜”(同“respect”,尊敬)的人

——陕甘行程至半感想

周沛然

行前培训时,林老师列出了很多要“瑞思拜”的人。在行程中,我产生了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感觉:这份名单,应当加上一群人的名字……

虽然惋惜却是事实,作为国家一级演员、非遗传人、参与过国家级表演的艺术家们,竟然要在饭馆狭窄的三楼、或广场人烟稀少的角落、抑或高速路旁的小院搭台表演,足见陕西文化发展其实面临很大困难。可在几场表演中,我没有感受到任何一位表演者有一丝颓丧或应付的情绪。表演时,他们是如此的投入,听到掌声时,他们脸上洋溢着如此满足的笑容。

也许他们只要用国家一级演员的身份以及参与北京奥运会的传奇经历网红炒作、开班上课,就能轻松获得现在需要用百倍汗水获得的名誉与钱财,但为我们表演的这群人坚持了下来。

也许,夜深人静时,他们犹豫过,迷茫过,他们也有身后的家庭,也向往更轻松的生活,但大概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我不上谁上”的责任担当,支撑着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披荆斩棘,坚定地奋斗在不知前途几何的守护非遗的道路上。

九上*治书告诉我们,传承中华文化需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对于我们而言只是一句知识点,是万唯中考上一行“0-2分”的小字,但对他们而言,却是用一生的信仰去追求的人生价值。引用著名教育家周杨的一句话:“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不是知识点,而是人民心中的一杆秤。”

从他们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笑容,都能看出他们真的很爱很爱陕西,很爱很爱自己所守护的木偶、皮影、安塞腰鼓……这样一群默默奉献在每一个不被人注意的角落,点亮传统文化那微弱的光的艺术家们,值得我们的崇高敬意。

游延安革命纪念馆有感

韦心怡

转眼间,我们的陕甘之行已进行到了第三天。下午,我们来到了延安著名的革命纪念馆。室外依旧骄阳似火,在纪念馆内,同学们为这好不容易觅得的阴凉而欣喜。

相比阴凉,更吸引我们的当然还是这所纪念馆的分量。众所周知,延安是一个革命老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中央的所在地,是名副其实的红色城市。这次来到纪念馆,我心中除了有对延安历史探索的期待与憧憬,自然还多了一份对革命先辈们的敬仰。

进入展馆,“-”几个大字映入眼帘,讲解员老师告诉我们,延安在这十三年曾是*中央所在地,见证了中国共产*人从长征到抗战再到解放战争了光辉历史。而纪念馆也从这几个板块分开介绍。

首先是土地革命时期,在这里我看到了长征士兵所使用过的草鞋,步枪等等。玻璃展柜内,它们显得那样简单而又珍贵。讲解员说,当时的延安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这也孕育出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转过一道弯,就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展区。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毛主席《论持久战》的手稿。虽然纸张已经泛*,可毛主席的潇洒奔放的字迹依旧清晰可见。而且字里行间处处可见添改修正的痕迹,足以看出主席思路的缜密和创作的认真,着实令人感动、震撼。

在解放战争时期展区,我看到了毛主席的坐骑—-一匹白色小马驹。当然,是皮毛做成的标本。主席骑着这匹马驹踏遍祖国的万里山河,领导人民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望着这匹毛色发亮的白马,我仿佛看到了主席骑着战马威风凛凛、神情严肃的样子,仿佛看到了他为争取人民幸福而不畏困难的拼杀……那是每一个革命者的缩影。

这次纪念馆之行,收获最多的不是看到了什么,而是感受到了什么。我感受到了延安精神的弥足珍贵,感受到了中共*人始终如一的坚持......

回望延安,回望中国共产*人的精神家园,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革命实践,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精神财富。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正如总书记所说,“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而出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铸就新辉煌。在中国共产*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一定会更加幸福,中华民族一定会更加辉煌。

参观了这次红色展览,我感触颇深。身为中学生的我们,虽然现在还不能为祖国贡献,但也应在思想上向革命先辈靠拢,时刻为他人着想,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学*史感*恩,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游陕西领略三秦大地风光无限

韩乐祺

炎炎夏日,冒着骄阳似火,来到郊外秦始皇陵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始皇帝巨型大理石雕像。傲然雄立中央,神情威严,不可一世,手握三尺宝剑,凝视被统一的东方六国。雕塑留住了历史的沧桑,记录下八百里秦川发生过的巨变转折、开天辟地。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秦皇雕像屹立于此,无数后来游者思绪万分...

这位千古一帝,二千二百年前,数十万雄师扫六合,建立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并在统一后在社会生活、*治经济制度上进行了广泛深刻、统一巩固进步的大变革,*治格局影响直至二千年后。

大型变革使秦国国富兵强,耕织*功者开始被奖励参与行使国家权力。自此,中国完成了从奴隶制、分封制、宗法制主导的社会到封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社会的进步,引领了时代的潮流。

八千余身材高大的威武猛士在地道中枕戈待旦二千年,历经多重苦难考验毅然威风不减。秦始皇后期焚书坑儒、苛*虐民、大行劳役制刑罚严酷,在思想和*治上都将封建专制主义加强,在巩固向封建社会进化成果后形成了保护封建剥削制度的权力机关,新形成的统治者地主阶级与最广大农民阶级的矛盾加深。最终酿成秦末农民起义,点燃阶级间的矛盾导火索。广大人民在封建时代被迫拿起武器多次起义,这些自下而上的运动,推动了社会进步发展,成为历史发展新的动力。

目光投向延安,抗战时期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这里、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民主*权民族统一阵线的明珠。宝塔山上宝塔指引了民族解放的方向,无数有志青年越过*土沟壑,向着窑洞上方的巍巍宝塔、向着真理、向着伟大的*奔赴。南泥湾如今麦浪滚滚、喜获丰收、枣园灯光永不熄灭、毛主席雕像仍在为我们指引前方奋斗之路。筚路蓝缕,人民自己真正站了起来,为自己的幸福斗争。

陕西人民是朴素大方的、带有西北粗犷大气的风采。一次次的站在了时代前线,在古代为了正义权利持续反抗,并在近代称成为*和无产者最牢固的同盟,义无反顾为了民族人民与解放,开展人民运动为*走向全国准备条件。人民是谦虚的、无论何时,一方面与各种大山阻隔、反动势力坚决斗争,一方面勤劳耕种、坚持农事,是公平的使者、平凡的伟人、*的忠实拥护者。看着博物馆藏的人民支援的、亲手制作的草鞋、衣服、牌匾,看出了*民一心、人民*队为人民。在*的领导下,人民形成了最团结的阵线,打倒了一切内外敌人,将国家权力归于人民,展现了爱国主义与团结统一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迈出了向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重要征程。最广泛、劳动有功劳的人民站了起来。历史再次展现了其进步潮流浩浩汤汤,向着团结与幸福而发展。

古都西安、革命中心延安,陕西见证了中国历史,应证了得民心者得天下与唯物史观辩证法的胜利。那历史有什么特点呢?民族统一的大势、人民站起来为阶级利益的斗争、向侵略者等所有反动势力的反击、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与荣誉利益。抗日战争时期三项重要原则是抗战、团结、进步,这种民族精神至今仍在每个中华儿女身上熠熠生辉。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抗击外侮、始终为最广大人民共同利益斗争并推动各项事业向前进步……

走出皇陵,龙的图腾见证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与薪火相传的实干精神。步出延安,*旗上镰刀锤头号召着新一代接过历史重任接力棒,同工农群众与无产阶级自觉结合在一起,学习曾用勤劳汗水与无限智慧建筑过万里长城与兵马俑、创造过唐代繁荣辉煌、跟随*取得抗战胜利的人民群众,加强革命观念。不忘历史,铭记精神成就、牢记教训、继往开来,着眼新的奋斗之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奋斗,使八百里秦川更为肥沃、红旗更为鲜艳挺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团结起来,开启历史更为伟大辉煌的篇章!

西游散记

王悦然

城墙

初至西安,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晴空万里骄阳似火,炎热的天气使人心都浮躁了起来,四处张望寻求一块阴凉,西安的古城墙就这样进入眼帘。城墙灰砖在岁月的洗礼下,长满斑驳的青苔,与塔楼上古朴青绿的瓦片交相辉映,在阳光下透出一派幽幽的绿。城楼如同一个巨人,一动不动地伫立着,静静地注视着来往的游客,在地面上投下一片巨大的阴影。游人至此,走过第一道大门、第二道大门,炎热褪去,凉意袭来。站在城楼下,被四面敌楼所包围,垛口后似乎隐藏着“万箭齐发”的杀机,霎时间,我仿佛置身千年前的古战场,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战火烽烟弥漫空中。有多少次,都城被群敌环伺,屹立于险境;有多少次,将士们提携玉龙,抱着必死的决心背水一战;有多少次,青灰的砖瓦染上了血的鲜红……如此想来,我不禁屏息凝神,感受着刀枪剑戟的回声。在喧嚣的城市,炎热的夏季,西安古城墙庄严肃穆,抚慰着来往游人浮躁的内心。仰望着城墙,我心中只剩下敬畏,对于千百年来保卫城郭的将士的敬畏,对于古代*事工事的敬畏,对于厚重历史的敬畏。

壶口瀑布

来到陕西,壶口瀑布是必去的景点。先前在网上听说这是一个“不去后悔,去过也后悔”的地方,心中不由生出一丝忐忑的期待。在大巴上远远地看着,路旁一道“峡谷”凭空裂开,两岸巨大的岩块堆叠在一起,覆着一层*沙,河水如同融化的的*金,缓缓地淌着。这就是临近壶口瀑布的*河?

还未走近瀑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氤氲的水雾,不,用“氤氲”一词不足以形容它,那是肉眼可见的水汽,蒸腾在瀑布之上,如同飓风一般,缓缓打着旋儿,卷动着,翻滚着,似乎要把周围的一切都卷入河中;又如同一层轻纱薄帐,将河水掩藏起来,警告着“生人勿近”。

跟随着队伍,走近了,*河在苏醒。隆隆隆隆的水声冲击着鼓膜,水中如有千百条游龙上下飞腾,腾起时,便有了一卷一卷的金色波涛,下潜时,便是“卷起千堆雪”的壮阔景象。两岸石壁在*河水的冲刷下似是被锋利的刀刃一刀两断,如同千层饼一样由深至浅层层堆叠,讲述着*河千百年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沧桑历史,更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见证。

天气渐凉,壶口瀑布便愈是嚣张了。如同茶壶嘴一般,宽达四百米的河道骤然紧缩为几十米,一向和蔼的*河再也按捺不住了,浪花相互拥挤着、狂吼着在“薄纱”的“掩护”中从壶口泻出、跌落,不倦地向南方奔驰。隔着铁栏,眼镜上已经满是水珠,在壶口大浪的洗礼下全身已然湿透。

一眼望去,河对岸便是陕西的近邻,山西省。这一条时而蜿蜒柔美,时而激昂振奋的河流成为两省的天然分界线。在抗日战争期间,这条哺育华夏文明的母亲河成为了日*最大的天堑,阻挡了其进一步的侵略。此时,站在岸边我才真正地与写下《壶口瀑布》的梁衡产生共鸣。*河这伟大的个性的的确确在壶口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自古以来生长在*河沿岸的炎*子孙正是这伟大个性的继承者。从古至今,无论是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还是如今肆虐全球的疫情,中华民族从未放弃,从未屈服,正如这*河水,永远昂扬向上,奔流向前。

文字

邓羽涵李彦臻杨灿*翩然严斯媛

赵皓冰周沛然韦心怡韩乐祺王悦然

编辑校对

成达一班编辑部

审核

夏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