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提升”彰显我市开放型经济新亮点
从3月8日召开的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会上了解到,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五个提升”彰显五大亮点。 内外资总量同步增长 重大项目投资规模明显提升 全市新签利用国外、境外项目31个,增长10.7%,实际利用国外、境外资金7163万美元,增长23.9%;项目平均规模431万美元,同比增长11.3%。新签利用市外资金项目297个,实际利用国内市外资金51.33亿元,增长16.4%,其中5000万元以上工业28个,比去年增长近1倍,实际进资22.44亿元,同比增长49.70%。 引资结构继续优化 工业投向集中度明显提升 全市共引进外资工业项目21个,占外资项目总数的66.7 %;引进内资工业项目183个,实际进资37.62亿元,同比增长45.53%。内资工业项目实际进资占全部进资总数的73.29%,比上年增加近1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进资的集中度进一步上升,所占比重比上年增加9.17个百分点。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载体作用明显,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4个,占总数的50%,投资在500万美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全部落户在市经济开发区。 项目质量大幅提高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开放型经济正日益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推动着我市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华源地毯与东华大学合作研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DHT-200地毯簇绒机,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奖;首期投资7000万美元的太阳能多晶硅项目属尖端高新技术项目,达产达标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多晶硅晶元片生产企业之一;浙江联龙电子投资的电线电缆及CD转换器填补了省内空白,上海特贸投资1.2亿元的内燃机薄壁缸套项目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总投资400万美元的上扬软件项目是我市引进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IT项目,投资4.1亿元的60万吨清洁型捣固焦项目是连接煤炭产业和钢铁产业的重大循环经济系列项目。 块状经济快速发展 产业集聚程度明显提升 去年,全市钢铁产业实施项目73个,实际进资10.97亿元;机械电子产业引进项目39个,实际进资8.21 亿元;纺织产业实施项目11个,实际进资1.21亿元,为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注入了活力。目前,我市通过抓大带小、延伸配套初步形成的产业集聚有以新钢为龙头的钢铁生产企业集群,以飞宇科技为核心的电声及DVD生产企业集群,以华源地毯为主导的簇绒地毯生产企业集群,以春龙集团和流星集团为骨干的反光面料、劳保用品生产企业集群,以深鹏科技、深鸿电子为重点的电脑插件连接线生产企业集群。 经济贡献不断增大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提升 开放型经济对全市GDP的贡献率达40%,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直接拉动GDP增长6.8个百分点。招商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5%,比上年增长2个百分点。2005年,仅新余经济开发区等三个园区吸纳就业人数超过2万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74亿美元,同比增长20.6%,其中出口4229.2万美元,同比增长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