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叫停远程问诊
在线医疗平台回应:是误读
谢女士:平时有一些小毛病就上一下微博,把一些自己的症状和医生在线沟通,把我的一些病例拍成照片放在上,跟医生沟通,这样我就可以节省时间,不用到医院挂号。在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内分泌科主任施秉银教授的微博上看到,近9000篇博文绝大部分是患者咨询的。友“Chen”发布博文并上传照片:“我患甲亢一年,5月1日开始每日服用赛治一片半,这是最新化验结果,请问该如何调整药量。”第二天,施秉银回复:“改为一片”。有数据显示,目前已有全国各大城市近百位医生开通微博、微信咨询服务,60%以上来自三甲医院,平均两个半小时就可以得到回复,有的平台收取服务费,医疗咨询单个问题6元至88元不等。也有平台免费咨询。不过卫计委的最新*策却叫停了医生远程问诊。国家卫生计生委医*医管局医疗与护理处长李大川表示,《执业医师法》要求医师在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之前,必须要亲自诊察和调查,没有经过医师的亲自诊察不能作出处理决定。对此一家远程医疗平台春雨医生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很多远程问诊主要是给建议。春雨医生:我们就是一个健康咨询,你在医院看了一下,你还要争取一下其他医生对这个诊断的建议,那我们就提供这个。对于卫计委的新*策,给了很多正在从事远程医疗问诊服务的APP软件公司当头一棒。如果医生不能远程问诊了,这些平台还能活吗?春雨医生CEO张锐认为,是公众误读了卫计委的意思。张锐:这个跟我们没什么关系,应该是个误读。真的是误读了吗?根据卫计委相关负责人的表述,医师一定是在所在医疗机构里面,通过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设施向其他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法律责任主体也是医师所在的医疗机构。然而在好大夫在线医疗平台上,客服人员告诉,是否开药,吃什么药患者跟医生自行沟通。客服:我们这边只能帮您联系大夫与您沟通病情,是否要开药你还得跟大夫沟通。换句话说,尽管在线医疗服务平台提供的只是医生与患者的对接,而且对于医疗诊断也只是提供建议,但是对于患者来说,这样的建议有时候至关重要。《天下公司》调查发现,目前在上,包括协和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的名医都入驻了各家在线医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