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12/15 18:12:00
茄子是中国老百姓饭桌上一道非常普遍的蔬菜。在农村,但凡家里还种蔬菜的,基本上都会种茄子,因为茄子易于栽种,便于管理,口感好,营养也好。而且,除了茄子可以食用,植株的根、茎、叶以及种子都是可以入药的,可以说这茄子可是浑身上下都是宝。但就这么个用处极多的蔬菜,在民间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秋败茄子似毒药”,意思说这个茄子好比是一味毒药。当然,并不是说何时何地的茄子都好比是毒药,要那样的话,谁还敢种茄子,买茄子呀!说这茄子好似毒药,是有一个特定时间的,就是在深秋,经霜后,茄子植株开始枯黄衰败之时。相信深秋的茄子,很多人也吃过。口感比之前差这是肯定的,因为此时的茄子已经过熟,茄子果肉开始疏松,吃起来不够细嫩,且有一丝苦味。但若是说这时的茄子能像毒药一样,能让人中毒,甚至致死,倒是少有耳闻。那为什么民间会有“秋败茄子似毒药”这一说呢?这其实也不是空穴来风,还是有根据的。因为茄子中含有一种叫做龙葵素的物质,这种物质就是有毒的,它也叫茄碱,这种物质在马铃薯中也有存在。大家都知道,发了芽的马铃薯是有毒的,且毒性不弱,不宜食用。不过,和发芽的马铃薯相比,茄子中含有的龙葵素含量就低多了,如按平时正常食用,一般是不会出现中毒情况的。之所以说,秋败茄子似毒药,是因为深秋茄子老熟之后,它的茄碱含量会增多,达到一个顶峰。但即使这样,要让它达到毒药的效果,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每克茄子含有的茄碱约为0.8毫克,要使人中毒,需得摄入量超过0.32克,也就是一顿吃超过克的茄子。通常情况下,很少会有人一顿吃上斤把的茄子,所以也很少会有人因此而中毒,除非是嗜茄如命。不过,在以往缺衣少食的年代,有可能家中因缺少粮食,偶将茄子当饭充饥,从而导致身体不舒服,致死也是有可能的,所以民间就有了这“秋败茄子似毒药”的说法。茄碱中毒的表现,轻者口腔、喉咙瘙痒,稍重者肚子疼痛,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身体免疫力较好者,大约一两小时,这些中毒症状都能缓解。但一旦中毒严重,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有昏迷、抽搐,及反复呕吐、腹泻至失水,那就要及时送医了。如若不然,有可能会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其实,不管这深秋的茄子毒素有多强,此时茄子的口感已经远不及之前鲜嫩的时候了,所以还是少吃点好,这样自己也安心。而且秋后天气日益转凉,茄子又属性寒凉,吃多了不消化、易腹泻,如果是脾胃虚寒者,更是不利于身体。尤其是孕妇,因为茄碱还有致畸作用,如果孕妇摄入过量,有可能可能会导致胎儿脑畸形和脊柱裂,所以安全第一,最好是一点都别吃。可能有朋友会以为,生茄子中含有茄碱这种毒素,只要不吃生的,将它煮熟了就不用担心了。确实,有些食物的毒素经加热后会分解,但是茄碱基本不溶于水,不管你是用水煮、还是热炒、还是焯烫,对茄碱基本没影响。也就是说,煮熟之后,茄碱依然存在。不过,对付茄碱也不是毫无办法,用食醋可以中和掉一部分。所以在烹饪过程中,可以加点醋,用来去除茄碱。如果还想降低茄碱的摄入量,那最保险的办法,当然就是每天少吃茄子,只要不超过半斤就不会有事。而且,别看这茄碱有毒,它也同时具有保健作用。只要使用得当,它有抗氧化和抑制癌细胞等作用。所以呀,凡事都有它的两面性,无须“谈茄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