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典范:妈妈陪读、坐着轮椅上清华的大学生毕业了,直博中科院。
在朋友圈刷到这样一条信息:“又到毕业季,除了亲朋好友还是无法到场目睹外,一切都是那么充满希望!”配图是清华大学年毕业典礼、学位授予仪式的相关图片。
发朋友圈的是一位优秀的爸爸,女儿不但是清华的高才生,而且还是当年的省文科状元。
状元爸爸直击一个略带遗憾的话题,那就是去年因为外部环境的原因,毕业生的亲友不能莅临毕业典礼现场,体会别样的幸福感。出于防疫安全的考虑,今年也是如此,亲友继续“云出席”。
在清华大学今年的毕业典礼上,有一位特殊的本科毕业生,他就是4年前向清华大学写求助信的魏祥。她的妈妈或是为数不多的幸运儿,有幸目睹儿子的毕业典礼。
出生在甘肃定西的魏祥,少年丧父,自己又患有先天性脊柱裂疾病,双腿没有运动功能,只能坐在轮椅之上。这样的命运,又岂是一个“苦”字所能概括的呢?
然而,老天为你关上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身患残疾的魏祥却是有着顽强的意志、聪慧的头脑,一心扎进知识的海洋之中,学业成绩优秀,并且一路高歌冲向国内高校TOP2。在年的高考中,魏祥以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理科实验班学习。
清华大学与北大一样,是每年上千万高考生向往的高等学府。真正能够考进清华、北大的学生,除了具备与众不同的学习天赋、拥有优良的学习习惯之外,还得有那么一点点运气才行。
从统计数据看,除北京、上海之外,清华、北大两校每年在其他省份的平均录取仅仅万分之四左右。称清华、北大学生为百里挑一一点也不过,甚至说是万里挑一,也勉强说得过去。
魏祥同学,就是这样的百里挑一。作为一名坐在轮椅上的学生,生活、学习有多少的不方便,我们虽未曾体验过,却不难想象得出。不仅要按照老师的节奏完成全部课程,而且还要争做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对魏祥来说,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才能实现,似乎没有人知道。
考上了清华大学,用我们普通人的话说,那就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朋友的孩子今年高考取得了+的好成绩,清华、北大可以任选,家里人高兴得几天都睡不着觉。
可对于魏祥来说,考上清华大学只是第一步,能不能顺利地在清华园完成大学学业,仍然具有不确定性。毕竟自己是坐在轮椅上的学生,生活不能自理,得要亲人照顾才行。
迫于现实条件,魏祥拿起笔给清华大学招生办写了一封信,陈述了自己的艰难情况,请求清华在接纳他的同时,帮助他和他的妈妈解决一间简陋的宿舍。
后来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开回信表示,将妥善解决魏祥入学的后顾之忧。清华招办公开信中的那句“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后来还成为一句经典的励志之语。
考上清华大学不容易,想要从清华大学顺利毕业,似乎也不容易。四川广安的张非,一次考上北大,两次考上清华,论天赋和学习能力,那可是少有人能及。可是张非在清华的学习并不顺利,同样因为学业成绩的问题被退。在清华园,没有一番努力,要拿到那纸毕业证、学位证,还真就难。
坐在轮椅上学习、生活的魏祥做到了,在妈妈的陪读之下,他不但顺利完成了本科学业,而且还取得了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将回到老家甘肃,在中科院下属的近代物理研究所,继续攻读理论物理方向的研究生。
清华大学为魏祥母子准备无障碍宿舍的情形仿佛还在昨天,魏祥的大学生活就已顺利完成了本科学业。这样的成功,是魏祥自身的努力,是清华关爱的结果,也凝结着魏妈妈4年陪读的辛苦付出。在接下来的直博生涯中,魏祥和他的妈妈将继续努力,苦尽甘来已在不远处等候。
唯有超常付出,方有脱颖而出。考上清华,很多终其一生,也不能实现;即使是清华毕业的本科生,能获得直博资格的,比例也并不是太高。
魏祥都做到了,坐在轮椅上完成了很多身体健康之人毕生都难以企及的高度。他用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完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学业,走出了一条令人惊艳的学霸之路。
苦难铸就辉煌。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苦难中成长的魏祥必然更加懂得勤奋和努力的意义,必然更加珍惜自己努力赢来的成长与发展机会,这些都将支撑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魏祥不屈服于困难、在逆境中崛起,是励志的典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学习。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即删)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