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命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什么舞蹈啊、跆拳道啊等等。但是练舞蹈时,有个下腰动作,最好少让孩子练,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导致她瘫痪!
在练习舞蹈时,为了培养孩子身体的柔韧性,下腰动作无疑是经常练习的一个动作。有个明显的案例:在北京,有个孩子在练习舞蹈中,做下腰动作时,突然出现背部疼痛及麻木感;当时站起来后还能走动,可随后的几个小时内,双下肢瘫痪,胸部以下感觉障碍,大小便也出现障碍。
医院X线及CT检测,看不到椎体骨折或者脱位等异常,再进行核磁共振检测后,明显可以发现,胸段的脊髓有水肿或出血——这种情况也叫胸段脊髓损伤。这个孩子的病情也越发严重起来,三个月后复查核磁共振,发现胸段以下的脊髓已经萎缩,造成了终生的瘫痪。
上述的案例中,这个孩子是一种特殊类型,创伤性脊髓损伤,也叫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这是一类在影像学上见不到骨折,或者脱位的外伤性脊髓损伤,在儿童脊髓外伤中相对常见。
这种脊髓损伤,约占儿童全部脊髓损伤的17.3%~18.9%,通常因钝性伤导致,包括车祸、摔倒、运动损伤及儿童虐待。目前认为,颈段的无骨折脱位型损伤最常受累(87.19%),胸段的,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少见,约占9.61%~13.3%,并且胸段主要因车祸造成。
细心的你可以发现,上述案例的孩子,就是胸段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但却不是车祸造成的。不过,练舞蹈做下腰动作时,也可以造成这种胸段的,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
这时候,很多人会说,现在很多孩子都在学舞蹈,下腰肯定是必学动作,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可怕的损伤呢?专家提醒,对于儿童,特别是8岁以下的儿童,由于脊柱柔韧性强,椎体活动度大,容易在外力作用下移位,也因此造成脊柱内的脊髓保护性差。
脊柱可以拉伸较大范围,而不出现骨折,但是脊髓在受到轻微拉伸后,便可能出现损伤。据推测,对于一些存在先天性隐性,脊柱裂或脊髓低位的儿童,相较于一般儿童,下腰这个动作更易引起脊髓损伤。
儿童在练舞时做下腰的动作,后仰时胸椎被过度拉伸,可能累及胸段的脊髓受到过度拉伸,瞬间造成一部分脊髓内的神经细胞、轴索及微血管损伤。尤其是脊髓前角等处的损伤,引起钝性的脊髓损伤(原发性损伤),造成严重的弛缓性瘫痪。
由于钝性伤后,在损伤部位周围,仍保留有部分脊髓功能,以及正常组织,还没有造成彻底的横断面的损伤。但是原发损伤后,随之而来的脊髓血管痉挛、自由基损伤、炎性及免疫反应等,一系列复杂的病理过程,使损伤范围向周围扩散,进而引起了严重的原发性损伤。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太可怕了?如果儿童出现上述这种,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以保守治疗为主,可以药物治疗,包括神经保护及神经再生等药物。
其中,应用最广泛是激素治疗,但是对于儿童来说,因为缺乏合适的剂量标准,以及其严重的并发症,目前还尚存在争议,除此之外,康复训练也非常重要。
既然那么可怕,那该怎么预防出现这种情况呢?记住,8岁以下儿童练习舞蹈,不能急于做下腰动作,应循序渐进,在专业的人员辅导、看护下,适当做小幅度的运动。
过度训练,导致儿童瘫痪的新闻也多不胜举,都说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样的结果,真的是把一辈子都赔上了!希望大家引以为戒,毕竟孩子健康平安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