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小儿遗尿又称“尿床”,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在睡眠中小便不能控制而自行排出的一种病症。婴幼儿由于形体发育未全,脏腑娇嫩,“肾常虚”,智力未全,排尿的自控能力尚未形成;学龄儿童也常因白天游戏玩耍过度,夜晚熟睡不醒,偶然发生遗尿者,均非病态。年龄超过3岁,特别是5岁以上的儿童,睡中经常遗尿,轻者数日一次,重者可一夜数次,则为病态,方称“遗尿症”。
小儿遗尿的主要原因是大脑排尿中枢发育不充分。中医认为小儿遗尿多为先天“肾气不足、下元虚冷”所致,治疗以补肾益气为主。另外,由于各种疾病引起的脾肺虚损、气虚下陷,也可以出现小儿遗尿症。少数小儿因肝经郁热而引起遗尿。
小儿推拿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加强了孩子肾和膀胱缩尿功能,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小儿推拿治疗儿童遗尿温肾固涩,疗效显著。
那么治疗小儿遗尿症推拿手法有哪些呢?
基本手法
1第一步:婴儿仰卧位推拿腹部1、点按气海穴:气海穴位于小儿肚脐下约1.5寸,按摩者用拇指点按气海穴约1-2分钟。
2、点揉中极穴:按摩者用拇指进行点揉婴幼儿的中极穴(位于脐下4寸)1-2分钟。
3、按丹田穴:按摩者按揉婴幼儿丹田部位(脐下3寸),小儿呼气时按压,吸气时随腹壁抬起,反复5-10次。
2第二步:按揉小儿脚部穴位1、点按太溪穴:按摩者用拇指点按婴幼儿太溪穴(位于足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的中点)3-5次。
2、按揉三阴交:按摩者以拇指按揉婴幼儿三阴交穴(足内踝上3寸)50-次。
3第三步:婴儿俯卧位推拿背部1、上推七节骨:按摩者用食指、中指指面自下向上,及自婴儿的长强穴至命门穴直推50-次。
2、直推腰骶:按摩者用手掌着力从下至上推揉婴幼儿腰骶部,以收下有热感为度。
3、掌按膀胱经:按摩者以掌根或者全掌轻柔婴幼儿的背部脊柱两侧肌肉2-5分钟。
下元虚冷尿床推拿手法
小儿下元虚冷遗尿症状:宝宝常表现为沉睡不易被叫醒,每夜睡觉中遗尿,尿次较多,小便清长,面色苍白,肢体恶寒怕冷,腰膝酸软,智力发育较慢。
推拿手法:基本手法加补脾经50-次,补肾经50-次,补肺经50-次,推三关50-次,揉外劳宫50-次,按揉百会穴50-次,按揉肾俞穴3分钟,按揉命门穴3分钟,横擦腰骶部有热感为度。
补脾经
补肾经
补肺经
推三关
揉外劳宫
按揉百会穴
按揉肾俞穴
按揉命门穴
气血不足尿床推拿手法
小儿气血不足尿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小儿经常遗尿,面色无华,神倦乏力,食少便溏,自汗盗汗等症状。
推拿手法:基本手法加补脾经50-次,补肺经50-次,推三关50-次,按揉脾俞穴3-分钟,按揉肺俞穴3-5分钟。
补脾经
补肺经
推三关
按揉脾俞穴
按揉肺俞穴
肝经湿热尿床推拿手法
小儿肝经湿热尿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小儿平时性格容易烦躁,尿频尿*,面色红赤,舌边尖红,舌苔薄*等症状。
推拿手法:基本手法加清肝经50-次,清小肠50-次,揉曲池穴50-次。
清肝经
清小肠
揉曲池穴
注意事项
1、小儿推拿治疗遗尿有较好的效果,但必须辨证准确。3岁以下儿童,由于脑髓未充,或正常的排尿习惯尚未养成而尿床者不属病理现象。个别儿童因贪睡,或懒卧不起而致尿床,只需定时唤醒排尿,不需治疗。若因膀胱、尿道及附近器官炎症,包茎,蛲虫病,脊髓炎,大脑发育不全,隐性脊柱裂等引起的遗尿,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2、注意饮食。晚餐宜少盐饮食,晚餐后不再喝过多的水。
3、注意劳逸结合。白天不宜让患儿过度疲劳,睡前不要过度兴奋。
4、注意心理疏导,避免精神性或心理性遗尿,鼓励孩子对治愈遗尿树立信心,切忌歧视、责骂、处罚患儿。
石氏太一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