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当心造成瘫痪快看看宝宝屁股上有没有这种
TUhjnbcbe - 2020/12/11 2:46:00
在门诊给宝宝们体检的时候,经常有家长问:「宝宝屁股上有个小洞洞,看着没有什么不舒服,要不要紧?」这个在孩子的屁股表面上看到的小洞,内部可能隐藏着「脊髓栓系」的风险。

这是一种可能让孩子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的严重疾病。

「脊髓栓系」

是一种先天性的疾病

脊髓控制人运动、感觉、大小便的功能。如果脊髓出现了问题,结果就是不能运动、失去感觉、大小便失禁,也就是我们说的瘫痪。

对于孩子来说,由于脊椎管的生长速度快于脊髓,脊髓会逐渐被拉高。

一旦脊髓的下端被什么东西「扯住了」,就没办法被拉高了,反而会被越扯越细,最后变性坏死。

然后这一段脊髓的功能就失去了,这就叫「脊髓栓系」。

「脊髓栓系」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双腿无力麻木,大小便失禁。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症状,比如腰部、屁股的疼痛。

但是,对于小宝宝来说,麻木、乏力、疼痛都不会说,大小便本来也都是用尿布的,导致这个问题很容易被忽略。

屁股上的「皮毛窦」

也要重视

那么,还有一个非常重要、需要家长重视的表现,就是宝宝屁股上的「皮毛窦」。

「皮毛窦」表现多样:有的是一个小洞,有的是一个小包,还有的有一些会有毛发,有些是色素沉着,甚至还有的会脱出一个「小尾巴」。

在这个皮毛窦的下方可能伴有隐性的脊柱裂,通向脊髓,还会常常伴有脂肪瘤和其他先天畸形。

对于这种「皮毛窦」,一定不能掉以轻心。需要进行B超、核磁共振的检查,看一看这个皮毛窦通向何方,是否有「脊髓栓系」。

当然,如果孩子双腿无力,两腿肌力不对称,甚至是本来会走站,现在突然不会走了;或者大小便淋漓不尽,次数多,每次检查尿布里面只有一点,还有反复的尿路感染,都需要想到这个可能。

我家宝宝屁股上有小洞

怎么办?

如果确诊是脊髓栓系,那就需要尽快手术。手术可以松解被「扯住」的脊髓。

希望家长能特别留意孩子的屁股上的小洞、小包,双腿乏力、或者是大小便失禁的情况,早期治疗「脊髓栓系」。

另外,定期带宝宝做体检也是筛查这类疾病的一个重要途径。

医生对宝宝进行体格检查时候,能及时发现宝宝是否存在这些先天性的疾病、潜在疾病以及发育迟缓问题。

早发现,早治疗

宝宝的健康风险会更少

美国儿科学会推荐体检时间分别在1、2、4、6、9、12、15、18、24、30和36月龄。4~18岁之后建议每年体检一次。

体检内容包括了孩子的喂养和患病情况的咨询、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行为心理发育的评估、常见病防治指导、定期接种疫苗等。

结合国际标准和宝宝的成长阶段,宝宝的体检频率和各阶段检查重点是这样的:

0~6个月,建议每个月进行1次体检

专业儿科医生会重点评估有无头型异常、髋关节发育不良等问题;检查宝宝的肌张力,及对视、听刺激的反应;是否存在神经心理发育异常情况,尤其大动作、精细动作;给予家长喂养方面与妈妈营养膳食及产后指导等。

6~12个月,每2个月进行1次体检

给孩子的口腔健康检查以及眼科视力筛查;进行神经心理发育筛查,尤其是语言理解能力、精细动作;

进行营养方面的评估及辅食添加指导。

1~2岁,每3个月进行1次体检

营养性疾病如贫血,佝偻病,锌缺乏等;评估有无斜视、龋齿、贫血等问题;进行发育与行为的监测等;评估语言表达能力。

2~3岁,每6个月进行1次常规体检

评估孩子的运动、语言、社交能力的发展;

进行视力等检查。

3岁以上,至少应每6个月进行1次体检

口腔健康检查以及眼科视力筛查;评估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为入学打好基础。

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

还有一个好消息

河马儿科长白店暖心开诊了!

开诊×开学季

我们准备了特别福利!

宝贝们!

张叔叔和你们

在长白店见哦!

-End-

河马儿科,全面呵护宝宝成长相信医生,科学育儿!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河马儿科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版权说明: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消息至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心造成瘫痪快看看宝宝屁股上有没有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