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平昌轮椅女孩山村里建图书馆她把生活过
TUhjnbcbe - 2021/3/17 18:35:00

在平昌县镇龙镇万家村

有个“秀娟爱心书屋”

这儿的藏书十分丰富

村里的小学生

甚至镇上的高中生都会去那里看书

而书屋的主人

是一个在轮椅上坐了11年的女子

——她就是刘秀娟

以这样的姿态读书,刘秀娟已坚持了3年。

3月25日清晨,巴中市平昌县镇龙镇万家村的“秀娟爱心书屋”比平时更闹热,因为是星期天,这儿的藏书又丰富,村里的小学生,甚至镇上的高中生都来这儿看书。

书屋的主人刘秀娟,3月11日刚过完32岁生日,今年,是她在轮椅上度过的第11个年头。

孩子们在静静看书,刘秀娟也没闲着:她将轮椅停好,两手先后抓住康复器械的两只扶手,缓慢起身,稍稍稳住身子后,再伸出双手紧紧握住头顶上方那根自制的横杆。眼前50厘米远处的书架上,放着一本已看过一半的哲学书籍,间隔几分钟,她会腾出右手翻书页或作笔记。

以这样的姿态读书,刘秀娟已坚持了3年。扛着农具从门前路过的村民、飞驰而过的摩的司机,也从最初的惊讶到如今的习以为常。

刘秀娟真正的校园生活也只有六年(四年小学、两年初中),但她已有数十篇诗歌与随笔见诸报端。在互联网世界里,那些涅槃重生的感悟和温暖而不失激情的文字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刘秀娟如今很忙,除了读书写作,还要照顾爱心书屋和小卖部,为村民义务理发,她还计划开一家网店,把大山里的特色农产品卖出去。对于未来,她在QQ空间里写道:“三十二度春秋,已然人生上半场,下半场就定格为坐姿吧,以坐着的姿态把百分之九十九的沉重加百分之一的希望转化为百分之一的沉重加九十九的希望。”

刘秀娟的网名“心翼”,她认为,身体虽不能飞了,但心灵可以自由翱翔,借那双隐形的翅膀,能够抵达任何自己想到的地方。

折翅

万家村是一个距离平昌县城90余公里的偏僻村庄,当年村里未通公路时,到镇上要走一个多小时。

儿时的小秀娟爱唱爱跳,每天和伙伴们一路奔跑着上学放学。因为家境贫困,懂事的她放学后总要帮着父母干农活。

11岁那年,久雨后的一天,小秀娟照常背着背篓上山割草。脚下一滑侧着身子倒地,肋部硌在一块石头上。钻心的疼痛之后,嘴角流出了淡淡的血丝,母亲吓坏了,马上找村医开了一些跌打损伤的药。

那块不起眼的小石头,竟是潜伏在刘秀娟生命之河中的巨大暗礁。

读完四年级,小秀娟辍学回家帮妈妈干农活,背些蔬菜去街上卖,还到县城做过家*。一年后,她又随亲戚到山西打工,在一家暖气片厂作打磨零件的小工,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工资低,一年下来,她给父母寄回了多元钱。

一年的打工生涯,让小秀娟明白了知识的重要性,唯有读书,才能走出大山。第二年年底她重返学校,直接入读初一。她拼命学习,比所有人都勤奋,语文成绩虽一般,数学英语却特别出色,考试排名一直稳居前十。

那几年,小秀娟总感觉右侧背部隐隐作痛。初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刚结束,她痛得直不起身子,被两名同学搀扶着走出教室。父母带她去镇卫生院,医生诊断为结石,吃药不见好转,随后医院,依然被诊断为结石,一周之后,就彻底躺在床上动弹不得。

为彻底查明病情,母亲在村里借了元钱,带着小秀娟再到平昌。CT检查显示:骨裂,时间一长引发脊髓发炎化脓,病根正是六年前的那次摔倒埋下的。8个小时手术后,医生遗憾地告诉秀娟的父母,孩子的未来可能要与轮椅为伴了。父母不甘心,又带医院,医生判定,已无法再通过手术恢复。“孩子,都是妈妈的错!”母亲抱着她泪如雨下。

手术那一年,刘秀娟17岁,她的青春被束缚在老屋里那张床上。

每天早晨,母亲安顿好她之后就出门,房前鲜有人经过,她只能直挺挺地躺在床上,望着昏暗的屋顶,听鸡鸣犬吠,从嚎啕大哭到无声啜泣,哭累了,想翻个身,双腿却不听使唤,时间久了,髋关节和臀部都生了褥疮。

为了尽可能让女儿少受罪,身体单薄的母亲每天都要抽时间背她去院内透透风,夜里,母亲会起床好几次,翻动她的身子,背她上厕所。

看着体重不到90斤的母亲终日操劳,秀娟经常问自己:“这样的日子何时是尽头,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她用不吃饭、发脾气来消极抵抗母亲的爱。

复活

年夏天的一个雨夜,母亲背她上厕所,脚下打滑,母女俩同时倒地。就在母亲后脑勺将要着地的一刹那,秀娟本能地伸出手去护住了母亲。也就在那一刻,秀娟感觉死去的心复活了。“为了母亲,为了家人,我不能再这样消极下去”。

为了让女儿重新站起来,母亲用上了自创的土办法。她用斧头劈了很多小木片,每块小木片都用纱布裹缠,然后把木片绑夹在女儿的膝关节和髋关节部位。做完这一切,再用绳子将女儿的身体绑在门口的柱子上,每天一绑就是好几个小时。

年,秀娟告别了那张躺了三年、令她无比生厌和恐惧的床,镇龙中学一位老师送给她一部轮椅。院坝虽然小,但她在方寸之间操控自如,双手也可以派上用场了:洗脸梳头、穿衣穿鞋、煮饭扫地…..远的地方够不着,就用火钳,那是她的“加长臂”,院子的一角已经有一棵杏树和桃树,她又种上了两棵樱花树。

为防止女儿腿部肌肉萎缩,母亲又想出了新办法,她在女儿头顶双手够得着的地方,由低到高设置了三根横杆,开始,秀娟抓住最低的那一根,努力地稳住身子,往后,难度逐渐增加,开始试着抓第二、第三根横杆,身体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刘秀娟一边锻炼一边看书。

年复一年的康复训练,秀娟的右腿慢慢恢复了知觉,可以感知冷暖。年,家人带医院,医生发现了可喜的变化:脊柱内侧长出了一根细如发丝的脊髓神经。遗憾的是,要想恢复行走已不太可能了。

心翼

双腿寸步难行,蛰伏在内心的愿望——读书,却愈来愈强烈。

卧病在床的几年间,秀娟读完了家中仅有的小学初中教科书,她托父母到村上、镇上借书,村里没有藏书,镇上也没有图书馆,每次都空手而归。年,她给在外地工作的哥哥写了一封长达7页的信,央求他能给自己寄些书来。

妹妹的来信让哥哥辛酸又愧疚,他花了多块钱,给妹妹寄来了唐诗宋词、四大名著和医学书籍。

这些书籍对于只上过六年学的刘秀娟而言,难度可想而知。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或词语,她借助汉语大辞典,标注拼音注明字义,借助《辞海》,她啃下了一本本古典名著;她喜欢思考,那些中外哲学名著给了她新的人生感悟。

春节到了,父母照旧要为她添置新衣。秀娟说,衣服破了可以缝补,衣服不用买了,就买些书回来吧。母亲笑着问她:“书能当饭吃吗?”她笑答:“是的”。

沉迷在书本里,秀娟时常忘记了康复训练。她和母亲想出了二者兼顾的好方法:用木头作一个可以放书的简易支架,她在紧握横杆锻炼时,可以翻看眼前的书籍。

又是一年春来到,当年她种植的樱花树开始绽放,小院坝内暗香浮动。坐在树下,花瓣缓缓飘落在书页之间,嗅着淡淡的书香,诗情在胸中悠然而生。姹紫嫣红中,秀娟最爱桃花的热情和热烈,她写道:“也曾想杏花淡月也曾想像梨花皎洁可是我生来便是桃花嫣红总是冷淡不了内心热情放不下对脚下土地的赤诚于是我在每一朵注满心血”。

村民来刘秀娟的小店购物。

“蓦然想起十四岁那年植下的那几颗水杉今年又会向天空靠近一点点我知道没有一棵树可以真的抵达可亿万年的梦想和信念不懈不灭想要种播下一粒种子如树抑或这夜空里的星辰在泥土里抑或心田给自己也给自己满怀眷恋的土地如多年前植下的树。”脚步无法抵达,固然令人惆怅,但梦想不灭,遇到合适的土壤,它会从一粒种子成长为无限接近天空的树。

常年卧病在床,风过林梢的声音曾是那么单调,如今,她喜欢听风,“风在树林里、路上、屋子里欢呼雀跃”,当年那个在田野上如风一般奔跑的小女孩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

每每有了灵感,秀娟总是第一时间在本子上记下来。年底,拥有了第一部手机,那是在外打工的弟弟送给她的。她也从简陋的书斋步入了互联网世界。年12月12日,她第一次在QQ空间里发布诗歌或随笔,至今已写了多条。

秀娟的网名叫“心翼”。她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一座山用脚无法攀登有一个地方用脚无法抵达得用心而且心里要有阴暗和风雨都无法熄灭的光明。”当心灵有了翅膀,就能抵达任何自己想要达到的地方,而知识和书籍,就是那双隐形的双翼。

年,她的帮扶者——平昌县城管局信访组组长杨兴国在QQ空间读到她的文字,被深深打动,忍不住点赞:“写得好,很有文采”、“身残志坚,有骨气”。

杨兴国决心让秀娟的文字公开发表,他联系当地的报刊杂志。当年4月,《巴中新报》刊发了她的一篇随笔。初试莺啼,秀娟一发不可收拾,在当地水乡文学社帮助下,她的五十余篇作品陆续在《巴中文学》、《巴中散文》上发表。

下半场

年5月,家人把紧邻公路的那排养蚕房重新加固、打扫干净,秀娟告别光线昏暗老屋,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房间。室内很简陋,窗户上,一层白色塑料膜代替了窗玻璃。他请木匠在左右墙壁做了书架,孔孟老庄、《*帝内经》、《史记》、《资治通鉴》、《浮士德》、《忏悔录》、《尼采全集》、《杨绛散文》、《热爱生命》……哲学、历史、文学、医学、心理学等各类书籍一应俱全。那些书是秀娟省吃俭用买来的,或是老师和亲友们赠送的,加上当地图书馆捐赠的本,现在的藏书数目已达到多本。

“我知道在山里借书有多难,所以就想开办一家书屋,大人小孩都可免费借阅。”秀娟说。她在网上呼吁更多朋友加入捐书队伍:“旧书、新书,一本两本秀娟都不胜感激,至于书籍类型,国内外古典、现代文学、医学常识、心理学、哲学、天文地理、音乐、家庭教育、书法,还有农业水产养殖、蔬菜水果栽培管理、花卉栽培管理、家禽家畜养殖管理等都好。”

未来的路该如何走?秀娟在一篇日志中以自嘲而又坦然的口吻写道:“三十二度春秋,已然人生半场,下半场就定格为坐姿吧,以坐着的姿态把百分之九十九的沉重加百分之一的希望转化为百分之一的沉重加九十九的希望”。

轮椅上的秀娟正在朝这个目标冲刺。年9月,父母卖掉了家里唯一值钱的那头大*牛,为她开了一家平价便利店。村民们去一趟镇上,走路要一个小时,坐车往返要十块钱,现在不出村子,就能买到和镇上价格一样的日用品,时间和车费都省了下来。虽然小店每个月仅有多元的纯收入,秀娟却干得很开心。她还自学了理发技术,免费为村里的留守老人理发。

如今,秀娟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技能。年9月她开始自学电脑,她说等快递下乡的时候,要申请加入电商平台,把村里的特色农产品卖到更加广阔的市场。

被浓浓的亲情和友情包围着,这个生于春天的女孩,脸上终日洋溢着春风般的笑容。她渴望爱情,希望早日遇上那个对的人,她的要求很简单,朴实、勤劳、孝顺,和她一样热爱生活,两人携手“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刘秀娟和母亲的合影。

刘秀娟与文学爱好者的合影。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镇龙镇万家村一社,收件人刘秀娟,邮编

来源:封面新闻

往期回顾

你的平昌春茶已到,请签收~

平昌人注意!这3类人可考公务员啦,你符合条件吗?

摄影

三月平昌,春色如诗

平昌到万州有直达的火车啦!

视频!全国人大代表何平这样推介平昌!

平昌,有7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地方!

主 管:中共平昌县委宣传部

主 办:平昌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编辑:李羚王海洋

亲,点个赞再撤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平昌轮椅女孩山村里建图书馆她把生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