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残疾预防吧
—
小象暖暖的科普课堂来啦!
家长疑问:
“为什么我的孩子已经两岁了,还不会说话?”
“孩子的哪些症状可以看出来是有智力障碍?”
“如果第一个孩子是智力障碍的孩子,第二个孩子会不会也是,这是存在遗传性的吗?”
“智力残疾儿童进行早期康复,可以让孩子回归社会吗?”
……
不要着急!不要着急!暖暖来跟大家详细科普导致智力残疾的原因以及早期康复的那些事。
01
什么是智力残疾?
智力残疾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它是由多种原因或因素导致的。如果专家用智力量表对孩子进行检测,得到智力商数(简称智商,用IQ表示)低于70,再用社会适应能力测量表检测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分也明显低于一般儿童,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依靠别人的特别帮助和支持,那么就可以诊断为智力障碍。“智力残疾”通常也被称为“智力障碍”、“弱智”、“智力低下”、“智力落后”等。
02导致智力残疾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智力残疾的原因十分复杂,通常不是单一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原因综合所致,已确知的原因有:
产前因素
染色体异常:
最常见的如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患儿体细胞中第21对染色体多一条,形成21—三体,造成智力障碍。
先天性代谢疾病:
最常见的是苯丙酮尿症,由于基因缺陷,人体缺少苯丙氨酸羟化酶,导致食物中所含的苯丙胺酮酸不能正常转化,积累在婴儿体内,严重影响大脑发育;半乳糖血症是一种造成智力障碍的先天性糖类代谢性疾病。
先天发育异常:
由于神经管闭锁不全导致的发育异常,如无脑症、脊柱裂、脑膨出、脑积水等,都会严重影响大脑功能,导致智力障碍。
母体因素:
孕期营养不良,酗酒、吸*,以及患水痘、风疹、糖尿病、接受放射性照料等,都可导致胎儿智力发育迟缓。
围产期因素
母体患病:
母亲患有高血糖、低血压、贫血、糖尿病。
异常生产:
早产或低体重、胎位不正、脐带绕颈、助产不当等造成的窒息、缺氧或意外产伤等,都有可能导致智力障碍。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颅内出血、癫痫、败血症、脑膜炎、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也有可能导致智力障碍。
产后因素
新生儿出生后头部受伤害、高热惊厥、癫痫、中*、营养不良、脱髓鞘疾病等,都有可能导致智力障碍。
社会文化因素
处于社会文化不利环境中的儿童,其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明显受到制约,会远远落后于同龄儿童。如在贫穷地区成长的儿童容易被剥夺文化和教育的权利,这种早期教育的严重缺乏,也会导致脑功能发育障碍,最后导致智力障碍。
另外暖暖温馨提醒一下,有以下情况的家长一定要做遗传咨询哦!
夫妇以前曾有过不明原因的智力障碍或者出生缺陷的孩子;
母亲有过两次以上不明原因的流产或曾有孩子死于儿童期且原因不明;
母亲孕龄大于35岁;
夫妻双方有血缘关系。
接下来暖暖要科普关于儿童智力障碍的早期症状和孩子早期康复的重要性了,一起去看看吧!
儿童智力障碍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在婴幼儿期,家长最先观察到的是孩子动作方面的发展迟缓,如抬头、翻身、爬等动作发展比较晚,不主动抓玩具、手的动作笨拙,接着发现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迟缓,如很晚才开始说话、词汇贫乏,不会唱数、点数,到了一岁还不会咿呀学语等,大多数家长知道,孩子的发展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发展比较早,有的孩子发展相对迟一些。但是如果孩子在较多方面发展都比较迟缓,而且很明显,家长就要注意了,这可能就是智力障碍的早期症状,应尽快找有关机构和专家进行咨询和诊断。
早期康复对智力残疾儿童的重要性:儿童生长发育的早期(0~7岁),是大脑、智力、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同时也是学东西最容易、最快的时期。儿童在这个时期的可塑性很强。因此,及早地对儿童进行干预,可以促进儿童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语言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实践证明,康复训练开展得越早,康复效果越好,孩子的能力就越强,就越接近普通儿童的水平。
今天的科普课堂就到这里了,你get到想了解的知识了吗?年8月25日,是全国第四次“残疾预防日”,本次残疾预防日的宣传口号是:“残疾预防,从早期干预开始”,暖暖希望每个家庭都能拥有一个健康温暖的宝宝。
文字整理:田会会|编辑:言小寺|审核:欢乐
END家长朋友们
您还在为孩子的
听力问题、语言问题、行为问题
运动问题、能力发展问题
而发愁吗?
康园康复
22年的专业沉淀
将为您一站式解决困惑!
承担国家及省市*府项目16年
为您清晰解码各类项目申请流程
为孩子成功康复保驾护航!
一站式服务
个性化康复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