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二是世界遗尿日,
今年的主题是,别让遗尿症伤了孩子的未来。
什么是遗尿症呢?
遗尿症是一种儿童常见疾病,发病率很高,
它是指发生在睡眠期间的一种间歇性尿失禁的症状和状况,
通俗的说就是孩子在睡眠状态下无意识的排尿。
中国儿童夜遗尿诊断标准,是指年龄≥五岁的儿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能自主排尿,并且要持续3个月以上,不伴有明显精神和神经异常。
那孩子为什么会尿床呢?
目前有以下几种因素
一、睡眠觉醒功能障碍
这可能与膀胱充盈产生的神经冲动不足或者睡眠过深有关。
二、夜间多尿
可能与身体中缺乏一种叫血管加压素的化学物质有关。
三、膀胱异常
孩子的膀胱容量不够大,储存不了整晚的尿液,或者孩子的膀胱足够大,在充满之前就发生了收缩。
四、家族遗传
五、器质性疾病
如糖尿病、抑郁症或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也可能与遗尿症相关
六、继发性因素
如尿路感染,脊柱裂,脊髓损伤,骶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蛲虫病等
孩子尿床了怎么办?
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有一次尿床就会紧张,怀疑孩子有遗尿症,实际上偶尔一次尿床不需过于紧张,看是否当天孩子过于疲劳或者运动量过大,有相当一部分尿床现象能够自愈,有15%患儿可以自发缓解。
但如果孩子超过5岁,平均每周至少2次出现了尿床,并且持续,3个月以上,医院就诊。
来医院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辅助检查也是诊断遗尿症的重要一环,包括尿常规检查,泌尿系统超声检查等。
孩子尿床,家长需要注意什么?
对于单纯夜间遗尿症的孩子,如果没有器质性病变,基础治疗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正向激励,父母对治疗的配合程度和家庭环境可以直接影响孩子的治疗效果,只有一个家庭的共同努力,才能控制好孩子的尿床问题。
首先,家长要强调夜间尿床不是孩子的错,应该尊重和安慰孩子,鼓励他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其次,饮食方面避免辛辣刺激、含咖啡因或者茶碱类的食物和饮料,晚上睡觉前3到4个小时,可以适当的减少液体摄入。
第三,作息要规律,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家长应教育并监督孩子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一般每天4到7次,晚上一般建议孩子九点之前睡觉休息,睡前不要忘记让孩子排尿。
第四,根据孩子的排尿规律合理唤醒。
第五,进行膀胱功能训练
最后建议家长详细记录排尿日记,以便医生评估病情和判断疗效。
(此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除了以上这些基础治疗外,还有遗尿报警器和药物等治疗方法,具体用药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生。
希望今天的介绍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遗尿症,长期尿床对于儿童可能会产生一些心理和行为问题,别让遗尿症伤了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