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骨
幼年时为32或33块,分为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3-4块。成年后5块骶椎融合成骶骨,3-4块尾椎融合成尾骨。
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骨vertebrae由前方短圆柱形的椎体和后方板状的椎弓组成。
椎体vertebralbody是椎骨负重的主要部分,内部充满松质,表面的密质较薄,上下面皆粗糙,借椎间纤维软骨与邻近椎骨相接。椎体后面微凹陷,与椎弓共同围成椎孔vertebralforamen。各椎孔上下贯通,构成容纳脊髓的椎管vertebralcanal。
椎弓vertebralarch是弓形骨板,其紧连椎体的缩窄部分,称椎弓根pedicleofvertebralarch,根的上、下缘分别称椎上、下切迹。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intervertebralforamina,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椎弓根向后内扩展变宽,称椎弓板laminaofvertebralarch,两侧椎弓板于中线会合。由椎弓发出7个突起:①棘突spinousprocess1个,由椎弓后面正中伸向后方或后下方,尖端可在体表打到。②横突transverseprocess1对,伸向两侧。棘突和横突都是肌和韧带的附着处。③关节突articularprocess2对。在椎弓根与椎弓板结合处分别向上、下方突起,即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相邻关节突构成关节突关节。
各部椎骨的形态特征
(1)胸椎thoracicvertebrae
椎体自上向下逐渐增大,横断面呈心形。其矢径比横径略长,上部胸椎体近似颈椎,下部胸椎体近似腰椎。在椎体两侧面后份的上缘和下缘处,有半圆形浅凹,称上、下肋凹,与肋头相关节。在横突末端前面,有横突肋凹与肋结节相关节。关节突的关节面几乎呈冠状位,上关节突关节面朝向后,下关节突的则朝向前。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各相邻棘突呈叠瓦状排列。
第1胸椎棘突粗大并水平向后,椎体有一圆形的全肋凹和一半圆形的下肋凹。第9胸椎可能存在下半肋凹缺如,第10胸椎只有一个上肋凹,第11、12胸椎各有一个全助凹,横突无肋凹。
(2)颈椎cervicalvertebrae
椎体较小,横断面呈椭圆形。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几乎呈水平位。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突起称椎体钩uncuscorporisvertebrae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的两侧唇缘相接,则形成钩椎关节,又称Luschka关节如椎体钩过度增生肥大,听使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产生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颈椎椎孔较大,呈三角形。横突有孔.称横突孔transverseforamen,有椎动脉(穿1-6横突孔)和椎静脉通过,第6颈椎横突未端前方的结节特别隆起,称颈动脉结节,有颈总动脉经其前方。当头部出血时,可用手指将颈总动脉压于此结节,进行暂时止血。第2-6颈椎的棘突较短,末端分叉。
第1颈椎又名寰椎atlas,呈环状,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由前弓、后弓及侧块组成。前弓较短,后面正中有齿突凹dentalfovea,与枢椎的齿突相关节。侧块连接前后两弓,上面各有一椭圆形关节面,与枕髁相关节;下面有圆形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相关节。后弓较长,上面有横行的椎动脉沟,有椎动脉通过。
第2颈椎又名枢椎axis,椎体向上伸出齿突dens,与寰椎齿突凹相关节。齿突原为寰椎椎体,发育过程中脱离寰椎而与枢椎椎体融合。
第7颈椎又名隆椎prominentvertebra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
(3)腰椎lumbarvertebrae
椎体粗壮,横断面呈肾形。椎孔呈卵圆形或三角形。上、下关节突粗大,关节面几呈矢状位。上关节突后缘的卵圆形隆起称乳突。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各棘突的间隙较宽,临床上可于此作腰椎穿刺术。
(4)骶骨sacrum
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底向上,尖向下,盆面(前面)凹陷,上缘中份向前隆凸,称岬promontory。盆面中部有四条横线,是椎体融合的痕迹。横线两端有4对骶前孔。背面粗糙隆凸,正中线上有骶正中嵴,嵴外侧有4对骶后孔。骶前、后孔均与骶管相通,有骶神经前、后支通过。骶管上通连椎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sacralhiatus,裂孔两侧有向下突出的骶角sac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