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酸、腰痛,不能久坐......
二三十岁的人,五六十岁的腰
现代人久坐不动又缺乏锻炼
「腰肌劳损」已然成为跨年龄层的“通病”
腰是人身体的重要部位之一,日常生活中很多不经意的习惯总会给腰增加负担,导致有些人年纪轻轻就出现腰酸背痛,腰肌劳损等问题。养腰等于养命,护好腰,是多么重要!
腰肌劳损,腰部的慢性扭伤
经常腰痛的人应该很熟悉“腰肌劳损”这个词。腰部肌肉和相关的软组织“劳累受损”,就会引起腰痛。
腰肌是一组非常复杂的肌肉系统。腰部肌群由许许多多像“里脊肉”一样的条束状肌肉共同组成。它们互相交错、协同配合,帮助脊柱和椎间盘来支撑身体,让身体可以自由地弯腰、伸腰和旋转。
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一样,腰部肌群也需要足够的锻炼来维持力量和弹性。由于日常生活中很少用腰部肌群发力,大部分肌肉处于“未激活”的状态。
如果某些动作超过一些软组织(特别是肌肉、筋膜)的承受限度,引起软组织损伤,就会造成腰肌“过劳”。寒冷、潮湿环境也可以诱发或者加重腰部肌肉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出现腰肌劳损。
按照疾病类型,腰肌劳损可以分为两种:
动力性腰肌劳损:患病人群多,为从事体力劳动或运动的人。
静力性腰肌劳损:患病人群多,为久坐、久站的人
「腰肌」是怎么过劳的?
腰肌劳损并不是一天“炼”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主要原因有以下4点:
长期一个姿势
01
在日常活动和运动中,人体的大部分力量要靠腰椎及腰部肌肉承担。如果长期维持同一个姿势,如久坐、久站,可能导致腰背肌肉过度劳累。
经常站立、坐着工作的人,如果长期姿势不正确,腰部一侧长时间用力不均,为保持平衡状态,另一侧肌肉会进行调整;如果肌肉长期时间处于拉伸状态,就会导致腰肌劳损。
脊柱结构不稳定
02
脊柱决定了人体躯干的稳定性。当脊柱结构不稳定时,如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腰背部肌肉就会去辅助,长期下去,腰背部肌肉“超负荷运转”,更容易疲劳。
曾有腰伤
03
有些腰肌劳损的人,如果回想一下,很早之前可能有腰部受伤的病史。
很多人因为生活工作忙,对于一些扭腰的“小病”都不会特别重视。正是这种不重视,导致腰肌力量减弱。再加上平时生活工作劳累,疲劳无法消除,肌肉机能没有及时得到恢复,往往会引起腰肌劳损。
床垫不合适
04
很多人喜欢睡较软的床垫。身体“窝”在过软的床中,脊柱中段会出现下陷,躯干构成弧形,脊柱周围的韧带、肌肉负荷过重,时间长了,就容易造成腰肌劳损。
总之,腰肌劳损多属于疲劳积累。软组织损伤,产生无菌性炎症,这是导致腰肌劳损的主要原因。
「腰肌劳损」要靠“养”
保持正确的姿势
01
“坐”本身就有技巧,比如:后靠坐,让椅背帮助承受一定的压力;办公时胸部离桌边一拳;坐着时双腿要成90度角,双脚要能平放在地面。
错误坐姿
正确坐姿
选择合适的床垫
02
腰不好的人应睡软硬适中的床垫,以躺在上面腰部没有明显下陷最为适宜。
合理的床垫硬度有个3:1原则:如3厘米厚的床垫,手压后应陷下1厘米;10厘米厚的床垫,陷下约3厘米。
另外,腰痛的人不宜长时间仰睡,侧躺微蜷可以减轻腰部压力。侧卧时,应避免将上侧的膝盖搭下来,可以在双腿间夹个小枕头。
最好还是动起来
03
很多人在办公室要坐着,开车要坐着,回家还是坐着。这就使腰部周围的肌肉失去了原有的弹性,时间长了就会出现劳损。每坐1小时,起身休息10分钟,可以做些简单的运动来锻炼腰背部肌肉。
比较方便的就是“鸟狗式”:
一项研究显示,采用“鸟狗式”练习可以使脊柱免受高压负荷伤害,保证肌肉活动的稳定模式。它可以刺激胸腰部多个、主要的背肌(竖棘肌和多裂肌)。这个练习也是帮助患者背痛脱敏的贡献者。每次做5组,每组20秒,左右交替进行。
1.采用四足跪立,膝盖垫软垫或是厚的垫子,从侧面看脊椎处于正常的生理位置,手臂在肩部的正下方,肩胛骨下沉
2.然后髋关节和膝关节同时活动,肩关节做上抬的动作。髋关节做后蹬腿的动作!
3.动作中努力的收紧你的核心肌群去稳定躯干,保持脊椎始终处于中立的位置!
臀桥能够有效加强腰部的肌肉力量,每天做5组每组20秒。1、屈膝,仰卧在地上,双脚间距略大于肩宽,略向两侧分开。双臂向两侧分开放在地面上。2、臀部向上发力,以肩和上背为一个支点,双脚为另一个支点,将臀部向上顶起,中下背和大腿也顺带着向上抬起,直到整个躯干从肩部到膝盖基本处在一条直线上,并与小腿大致垂直。整个过程中双脚、肩和上背、双臂均保持静止,小腿也不可主动移动。3、臀部用力,缓慢而有控制地还原。医院康复科引进国内先进的盆底康复设备于年1月1日开展产后康复,填补了我县盆底康复的空白,为我县妇女带来了福音,欢迎各位妇女患者前咨询、就诊。
★产后康复地医院门诊三楼盆底康复室咨询了解更多医讯及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