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新生儿便秘呢?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大便有规律,排便正常且粘稠呈*色。同时精神状态佳,进食正常。如果新生儿出现下述特征,则应判断为便秘:
1.超过48h未排便
2.大便难于排出,排便时哭闹
3.大便量少、干硬、颜色发暗
4.腹部胀满、疼痛
5.食欲减退
6.体重不增反降
常见病因
饮食因素:
脂肪过多而碳水化合物不足。宝宝大便中的白色奶瓣是脂肪与肠腔中的钙结合成的皂块
,会导致大便干结。
疾病因素:
1.佝偻病、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新生儿,腹肌张力差,肠蠕动减弱,便秘比较多见。
2.器官畸形包括肠道闭锁、肠狭窄、肠扭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无肛、骶尾部脊柱裂、脊膜膨出、肿瘤压迫马尾部神经等。
预防措施
1.改变饮食结构。母乳喂养母亲应注意饮食均衡,不宜过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肉、虾、蟹等,应尽可能多食青菜和水果,忌食辛辣燥热的食物。
2.对营养不良的新生儿应加强营养,增强体力,使腹壁和肠壁增厚,张力增加,从而改善便秘症状。
3.人工喂养下,应注意给新生儿补充水分,防止体内燥热,从而预防便秘。
4.要保证新生儿每天有一定的活动量,以促进肠蠕动。
处理方法
新生儿便秘时,应首先想法帮助其排便。首先做好环境准备,保持室温在28摄氏度左右。
1.按摩腹部:按摩前需要在患儿腹部以及屁股上涂抹石蜡油或润肤油润滑患儿皮肤,从而减少操作人员按摩时力度不均而对患儿皮肤造成的损伤。让新生儿仰躺在床上,按摩者用右手掌根部紧贴新生儿的腹部肌肤,按摩方向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见图示),即从右下腹开始顺时针按摩,按摩深度约为1cm,刚开始时按摩力度应该比较小,随后逐渐增加力度,促使患儿产生肠蠕动。腹部按摩次数为每天一次,每次按摩时间长为10~15分钟,按摩时机为每天早晨进食后30分钟,或者是患儿排便时间前20分钟。这种方法促进排便,降低患儿便秘的发生的概率。
2.穴位按摩法:按摩的穴位包括在患儿肚脐左右两侧两厘米处的天枢穴与在患儿双臂尺骨与桡骨之间、腕背横位上3寸处支沟穴。将便秘新生儿置于操作台上,使其采取仰卧位,显露出腹部,于患儿排便时间前20分钟进行穴位按摩法,刚开始时按摩力度要小,随后逐渐增加力度,按摩3~5分钟后可以促使患儿产生肠蠕动,每次天枢穴按压持续时间为一分钟左右。如果按摩一次后,患儿便秘症状没有改善,则需要交替按摩穴位多次进行。(没有医学基础的宝妈宝爸们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若采取了上述措施新生儿便秘状况仍得不到缓解,应尽快就医,查找病因,及时对症处理。
注意事项:
1.注意肛门护理。除温开水擦洗外,每天早晚在其肛门处涂抹滋润膏或鞣酸软膏,既可以缓解排便时的疼痛感,又可以预防红臀肛裂。
2.按摩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果患儿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操作者需要及时暂停操作,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同时及时寻求医生帮助。
3.操作者进行操作时,动作应该轻柔,避免损伤患儿肠道粘膜。给患儿按摩腹部时,不可以用力太大,穴位按摩时,操作者需要保持力度在患儿可承受的范围内,按摩时应该有耐心。
4.患儿排泄粪便后,除了记录排便次数外,还需要密切观察患儿排泄量和粪便性状、颜色,倘若粪便存在异常,应该及时告诉医生,并且用粪便进行检验,按摩过程中的数据都需要及时记录下来。
需要宝爸宝妈们注意的是:虽然腹部按摩、穴位按摩法等护理方法是比较温和的,通过按摩促进宝宝胃肠蠕动会增加排便的概率,但新生儿便秘长期依赖外力手段不是长久之计。如果长期如此,成为习惯后正常的排便反射就会消失,便秘将变得非常难以纠正,医院详细检查,确定引起便秘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部分参考文献:
[1]王宝西.张薇.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诊断及治疗[J].临床儿科杂志,,30(10):~
[2]曹晓雯.经穴刺激法在低体重早产儿便秘治疗中的应用初探[J].中华中医药学刊,,10(10):~
[3]井夫杰,孟红岩.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研究近况[J].针灸临床杂志,,(4).
[4]付民民.推拿配合刺四缝治疗小儿便秘(胃肠燥热型)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5]张雁雁,郝巧茸,程燕.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12).
作者:刘洪呈
-END-
本文已设原创,可以转发,不允许编辑修改
更多资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