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梭,白驹过隙。不知不觉牛年呼啸而过,虎年蓄势待发,现将我们脊柱畸形专业组年度的工作总结如下:
专业方面:全年完成亚专业门诊量人次,完成各类脊柱手术余台,包括各类脊柱畸形,脊柱骨折、脊柱感染、脊柱肿瘤、脊柱退变性疾病:包括颈椎病、颈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胸椎管狭窄症等;其中脊柱畸形手术93例,包括先天性脊柱侧凸41例,特发性脊柱侧凸20例,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凸9例,神经纤维瘤病并脊柱侧凸2例,综合征性脊柱侧凸5例,创伤性脊柱侧后凸畸形2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2例,强直性脊柱炎Andersson损害4例,退变性脊柱侧凸5例,脊柱侧凸术后翻修3例。此外,还进行先天性高肩胛症(Sprengeldeformity)手术5例。
与时俱进,对轻度脊柱畸形进行个体化保守治疗,包括矫形支具治疗
专业精进,发挥传统优势,对小于10岁早发性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继续践行单侧短节段固定理念,取得良好的疗效。
对复杂僵硬先天性脊柱畸形,践行“复杂问题简单化理念”,分期手术治疗,创伤小,尽可能保留脊柱生长运动节段,取得良好疗效。
开拓进取,应用3D打印等新技术辅助各类复杂脊柱畸形手术,发现4例椎弓根缺损,2例峡部裂合并脊柱侧凸患者
Case1.患者,17岁,男性,腰部困痛2月就诊,诊断为脊柱侧凸,3D打印模型发现腰4左侧椎弓及峡部缺如,对其进行后路L3-5固定,侧凸矫形融合术,术后脊柱侧凸及代偿弯矫形满意。
Case2.患者,10岁,女性,躯干左偏就诊,诊断为先天性脊柱畸形,3D打印模型发现腰4双侧椎弓缺如,对其进行后路L1-S1固定,矫形融合术,术后脊柱侧凸及躯干偏移明显改善。
精准诊断,对特殊病例(如综合征型脊柱侧凸)常规进行基因检测(全外显子测序),力求进行分子生物学诊断,对其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患者,2岁,女性,诊断为Goldenhar综合征;先天性脊柱侧凸,T11完全分节半椎体;先天性小耳畸形,颜面部畸形;左手六指畸形。其母亲为1型糖尿病,对患儿及父母进行基因检测,发现RA相关基因突变。治疗方面对其进行T11半椎体切除单侧短节段固定融合。
理念与技术创新并举,对早发性脊柱侧凸(EOS)进行新型导向生长棒治疗的数十年研发,并实现成果转化,现已用于临床试验,初步结果显示非常好的疗效。
挑战难题,造福患者;我们团队今年完成1例强直性脊柱炎颈胸段后凸,Chin-on-Chest畸形矫正,对其进行T1PSO截骨矫形,帮助患者解除痛苦。
8.发挥专业特色,修复先天性高肩胛患者“隐形的翅膀”(Sprengeldeformity),矫正外观,改善肩关节外展功能。
科研方面:获批省教学课改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3篇,均被SCI收录,申请发明专利1项。
学术交流:虽然受新冠疫情影响,但学术交流并未停止。专业组学术带头人赵胜教授、薛旭红副教授、李凯副主任医师应邀参加全国及省内脊柱线上会议3场,线下脊柱畸形会议4次,参加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年会并做大会发言,医院百年院庆脊柱畸形高峰论坛,深圳脊柱畸形高峰论坛,威高脊柱畸形高峰论坛,医院脊柱畸形会议等。
社会慈善公益:与智善公益基金会合作资助脊柱畸形贫困患者8例,资助金额共计10余万元;与山西省红十字会合作资助贫困患者40余例,资助金额共计数20余万元。
回首,我们不忘初心,感谢各级领导和同行的支持与帮助;展望,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新的一年,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我们将继续为广大脊柱疾患,尤其是脊柱畸形患者服务,助其挺起脊梁,实现梦想。
山医大二院脊柱畸形团队
赵胜,主任医师,门诊:周一、周四上午
薛旭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门诊: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李凯,副主任医师,门诊:周五上午
虎年到来之际,山医大二院脊柱畸形团队全体祝大家新春快乐,虎年吉祥,顺顺利利,虎气冲天!
脊柱外科薛旭红